本场论坛最终凝聚共识:推动父职参与不能仅依赖家庭自觉,而需构建涵盖意识启蒙、场景构建、传播引导、社区支持与职场赋能的综合体系,通过理念、场景与资源的有机整合,为父亲参与家庭教育提供从认知到行动的全链路支持,为构建新时代家庭文明提供系统性支撑。同时,在家庭共育这一议题下,既要有妈妈的视角,也要有爸爸的视角,更要有孩子的视角,真正实现“共育”这一目标。

(插图:大合照图片)
沙龙的思想碰撞与实践分享,最终指向更长远的行动——友成基金会与笨爸爸工房的深化合作,正是多方联动推动共育的起点。正如白润红女士在总结中所说:“父爱是可传承的,今天我们推动父亲参与,不仅是为当下的孩子筑家,更是为下一代的家庭幸福打基础。”这一观点也成为全场共识——家庭共育不是短期行动,而是需要代代传递的价值。
这份“代代传递”的价值,恰是家庭共育的深层意义。它不仅关乎个体家庭的幸福,更关乎社会的未来。正如全球妇女峰会所倡导的,“命运与共”的核心,在于每个个体、每个家庭的共同参与;而家庭共育的推进,正是“命运与共”在微观层面的生动实践——让母爱有温度,让父爱有力量,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完整的爱中成长,这便是对“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构建平等包容社会”最质朴也最深刻的回应。
2025-10-24
2025-10-24
2025-09-10
2025-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