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客的反馈总能给任家熠带来力量,他是个对“自我感动”高度警惕的人,却常常被客人感动。那伽树曾经招待过一位来自四川的伤友,一进门,她先坐着轮椅,把店内各处转了个遍,最后在任家熠面前停了下来。发现客人的眼里噙着泪,任家熠有点不知所措,还没来得及问,对方先开口了:“我没想到一家咖啡厅能为我们考虑这么多……”任家熠觉得,残疾人朋友的泪水和笑容,都是对那伽树的信任。
现在,残障人士和陪着他们前来的家人,占到店客人的一半左右。在这里,和坐着轮椅或使用盲杖的客人邻桌,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
来“取经”的也越来越多。202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实施,人们对无障碍这个概念的认知逐渐加深,“不是不人道,而是不知道”的状态在松动,代之以“为了更人道,想要多知道”。
闻名全国的“胖东来”就曾派人到那伽树考察,想比对着改进超市的无障碍设施。任家熠给他们里里外外介绍了一遍,来考察的工作人员还想给无障碍卫生间拍几张照片,好拿回去作个参考,拍之前很客气地征求他的意见。任家熠乐了:“我们下大力气修无障碍厕所,不是为了‘垄断’这个厕所的。”他让对方随便拍照,还大方地把设计图纸、各种数据都分享给他们。后来,他干脆把卫生间装把手用的是哪种螺栓都挂在墙上展示,“因为做无障碍不光是表面功夫,里面看不见的细节也很关键,我都摆出来,大家照着装就行。”每次有同行到店里“取经”,任家熠都反过来感谢人家,“无障碍设施越多、越完善,我们残疾人不是越方便吗?”
“自立”
任家熠敞开大门欢迎各方“抄作业”,但他心里保持着一份清醒:现在的那伽树还远非一张“满分答卷”。
前一阵子,听障咖啡师王蕊的离职让他思考了很多。任家熠一心想把那伽树打造成一个残疾人就业基地,让残障人士在这里实现自己的价值。王蕊入职以来,他看到这个姑娘从无声世界的封闭中一步步走出,在咖啡机前自信地忙碌,用手语、文字和笑容与顾客沟通。点评网站上,不少网友真诚地给王蕊点赞。
直到现在,任家熠依然完全肯定王蕊的敬业和努力,只不过因为那伽树的目标受众除了普通顾客,还包括所有类型的残疾人。“在服务上要考虑的事情更多。”他给记者举例子,“比如盲人顾客上门,就可能出现问题,店员的手语客人看不到,客人遇到像饮料洒在身上这种紧急状况,需要求助的时候,我们的听障店员也没办法第一时间反应。”
“那伽树要带动残疾人就业,这个目标不会变,但是今后,我们要探索怎么让大家在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以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发挥作用。”他已经有了初步行动——开发各种风味的冷萃咖啡液、冻干咖啡块,装在带有盲文说明的精美包装盒中,目前在店销售,网店已在筹备中。“等将来正式上线,相关的运营工作,残障人士经过培训,是可以胜任的。”
让残疾人自立,那伽树也要“自立”。无障碍建设的资金需求很大,小店最初的“投资人”就是任家熠和店里的咖啡师金海娟,“超纲”的预算外部分是任家熠自己掏的钱,最难的日子里,他给员工垫付过工资。现在,那伽树的经营逐渐上了轨道,不再需要自掏腰包了;金海娟回归自己靠技术“入股”的单纯,一门心思研究咖啡口味。
“我们想在公益和商业之间找到平衡,用产品的品质来吸引顾客;做好无障碍建设,是我们的社会责任,也能成为那伽树的优势和特色;但东西好吃、饮料好喝始终是我们的立店之本,在这家店能生存、能盈利的基础上,我们尽可能提升性价比,力所能及地把一部分收入用于公益事业,而不是告诉大家,我们这是残疾人开的无障碍店,都得来献爱心啊!”任家熠想得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