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
当前位置:公益频道首页 > 益行中华 > 正文

2025“不止罕见·罕见病叙事关AI(爱)计划”在京启幕

为呼吁社会各方更多关注罕见病群体,助力从“可治”向“全人发展”模式的推进,北京病痛挑战公益基金会正式启动“罕见病叙事关AI(爱)计划”,以神经肌肉罕见病为试点,借助AI工具,助力罕见病群体不再沉默,发出更多正面、积极的声音,让更多人了解和理解这个群体,从而在社会融合等各方面提供更多支持。

病友登录“罕熊和你聊”网站后,可用自己感觉舒服的方式和“罕熊”聊天,无论文字、照片,还是语音都可以。畅聊过后,患者可以选择生成一篇不同风格、不同篇幅、不同视角的专属生命故事。

2025“不止罕见·罕见病叙事关AI(爱)计划”在京启幕

北京病痛挑战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王奕鸥表示,希望以“罕见病叙事关AI(爱)计划”为起点,推动社会更加关注罕见病群体,特别是神经肌肉疾病患者。她指出,当前我们已经具备了更完善的诊疗环境和更多有效的药物,能够更好地应对疾病本身。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进一步关注患者及其照护者的心理健康,以更全面、更整体的方式面对疾病对个人和家庭带来的影响。

2025“不止罕见·罕见病叙事关AI(爱)计划”在京启幕

北京市西城区我们的家园残疾人康复中心业务主任孙丽佳女士指出,该项目的价值在于“赋能患者”和“提升认知”,并有望开启和拓展全人康复的领域,以此为基础,夯实罕见病康复工作。

2025“不止罕见·罕见病叙事关AI(爱)计划”在京启幕

作为此次项目的支持方,渤健亚太区总裁丁伟波先生表示,“罕见病叙事关AI(爱)计划”给了社会了解罕见病群体、凝聚社会力量、扩大社会支持的机会。罕见病患者的需求是多元的,罕见病领域的挑战,包括研发的挑战也是现实存在的。以SMA为例,从发现SMA的致病基因,到全球首个SMA疾病修正治疗药物的出现,科学家们经历了整整20年的探索、失败和坚持。ALS(肌萎缩侧索硬化,俗称“渐冻症”)领域同样不易,从发现首个与“渐冻症”相关的致病基因——SOD1基因,到全球首款靶向基因的ALS治疗药物出现,科学家们经历了整整30年步履艰难的尝试和开拓。我们将继续不懈努力,在“筛、诊、治、保、康”各个环节,携手社会各方,助力罕见病患者从“可治”迈向“全人发展”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