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
当前位置:公益频道首页 > 益资讯 > 正文

心相近丨赋能“她力量”,中国在行动

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 心相近|赋能“她力量”,中国在行动

  新华社记者张代蕾

  “妇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2015年9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并主持全球妇女峰会,就促进全球妇女事业、加强国际合作阐述中国主张。

  十年来,中国书写了促进妇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答卷。众多中国女性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发光发热,为全球和平发展事业、保护妇女儿童等工作贡献巾帼力量。

  与此同时,中国也携手各国赋能“她力量”。孟加拉国女孩以中国女医生为榜样树立人生梦想,非洲农村妇女依靠中国菌草技术自力更生……一个个共建共享美好世界的故事,为全球妇女事业发展增添了温暖色彩和前行力量。

为她们的福祉护航

  今年9月下旬,14岁的孟加拉国女孩阿里法·沁第三次来到中国,与中国同龄人交流,参观憧憬已久的中国高校,为追求自己的梦想积蓄新能量。

  在孟加拉语里,“沁”的意思就是“中国”。2010年11月,母亲在生育沁时难产,一度生命垂危。随“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访问孟加拉国的中国医生成功实施手术,最终母女平安。为表达感谢,父亲以“中国”为新生儿取名。

  2017年,沁见到当年参与手术的中国女医生盛睿方,用英语喊出“中国妈妈”,两人拥抱在一起。从医的梦想从此扎根在孩子心田。而盛睿方也为孩子送上鼓励:“我愿意把所有经验都教给她。”

  2023年,沁致信习近平主席,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和心愿。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中寄语沁珍惜韶华、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梦想,回馈家庭、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沁告诉记者,如今她把习爷爷的复信装进相框摆在自己书桌上,每天都能看到,时刻激励自己。“我想告诉亲爱的习爷爷,我一直牢记着您的嘱咐,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学习。‘中国妈妈’给了我生命和梦想,我也想像她们一样,用自己的本领照顾别人、拯救生命。”

心相近丨赋能“她力量”,中国在行动

2023年5月26日,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阿里法·沁做出爱心手势表达对中国的爱意。新华社发

  “我们要保障妇女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我们要采取措施确保所有女童上得起学和安全上学”“让每个妇女和儿童都沐浴在幸福安宁的阳光里”……中国声音坚定有力。帮助发展中国家实施100个“妇幼健康工程”;实施100个“快乐校园工程”,向贫困女童提供就学资助;持续设立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女童和妇女教育奖……中国行动务实有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表示,2015年中国与教科文组织联合设立女童和妇女教育奖。该奖项至今已助力19个国家的20个项目,让全球更多人重视教育对女性福祉和赋权的重要性。

心相近丨赋能“她力量”,中国在行动

2024年10月16日,202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女童和妇女教育奖颁奖仪式在法国巴黎举行。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阿拉伯妇女组织专家汉德·沙勒卡尼说,中国以务实的方法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妇女儿童的健康和教育状况,为世界妇女发展作出贡献,体现了大国担当。

  助力她们的人生出彩

  坦桑尼亚妇女塔希娅·包索·马萨韦以饲养奶牛为生。第一次接触来自中国的菌草时,她有所顾虑:“看起来像甘蔗的植物,牛会爱吃吗?”试种后,她惊喜地发现,牛特别喜欢吃菌草,“产奶量是原来的将近两倍,我的收入也增加了”。

  马萨韦攒钱添置了新设备和一辆车,还雇了16名员工,其中一半是女性,大家一起管理农场、照顾奶牛。“我鼓励身边的姐妹们也种植菌草。不少姐妹依靠菌草技术第一次有了收入,可以按自己的心意购置生活所需,供孩子上学。”

  在马萨韦看来,菌草代表着“平等、希望和机遇”。“我很感谢中国专家带来这项技术,帮助我们从基础农业做起,一点一滴改善生活,也改变了我们作为妇女的角色,让我们成为养家者、带头人。”

心相近丨赋能“她力量”,中国在行动

9月20日,在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塔希娅·包索·马萨韦(中)与同伴采收菌草。(埃马纽埃尔·赫尔曼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