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笔支出,资助人、学生姓名、金额一一对应;总额139101.5元,有零有整。”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见到刘发英时,她正在工作室电脑前整理当月的助学台账。
“英子姐姐”和孩子们在一起。(受访者供图)
“让爱心事业行走在阳光下,就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自成立“英子姐姐”爱心工作室以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小学副校长刘发英时刻提醒自己,要做到从严规范,“每月助学台账的公布,不能打半点折扣”。
刘发英正在整理爱心账簿。(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文凯 摄)
刘发英对照手写账簿仔细核对后,轻点鼠标,发布在“英子姐姐助学网”。
点开网站栏目,从2011年9月至今,最近15年的“爱心账”一目了然。
刘发英电脑前的手写账簿封面上,印着编号“NO.228”。工作室的资料柜里,按年份整理的账簿码得整整齐齐。
为了让数据随时能“说话”,刘发英还自学成为了Excel高手。
“账目越全越细,做事越有底气。”汇总表格里的19187行数据,记录着每一笔钱的用处,“只要通过姓名筛选,就可轻松导出某位学生的‘清单’,日期、数目都清清楚楚。”
锤炼作风,用“敞亮”赢回大爱
到困难学生家实地走访,是助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走访开销不能从善款中开支、由工作人员和志愿者AA分担,不在乡镇、村委会吃饭,不能收受家长赠送的特产和礼物……刘发英从一个个细节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锤炼优良作风。
长阳山大人稀,土家人更是热情好客。到了饭点,家长总会盛情挽留。
“付餐费的时候,家长都不肯收,要拉扯好久。后来我们就提前买好米和油,这样既提高沟通效率,又不会增加村民负担。”刘发英表示,在密切联系群众过程中,也要不断改进方式方法。
从公开透明的账簿,到细致规范的走访,都是赢得信任的基础。
“常州戴老”正是被这些“敞亮”所打动。2015年10月,江苏常州退休党员戴老搜索到“英子姐姐助学网”后,开始试探性资助。老人很快发现,每笔善款无论大小,都会及时公布在网上,受资助学生也都和他建立了联系。
刘发英正在逐笔核对善款明细。(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文凯 摄)
一条条款项记录,一个个鲜活的面孔,彻底打消了戴老的疑虑。老人当月就汇款23万多元,资助了12名贫困学生。2016年,戴老单笔捐助200万元设立奖助学金,用来奖励品学兼优的贫困生。10年来,老人共计捐助346.48万元,成为向工作室捐助最多的个人。
228本账簿背后,是“英子姐姐”20年的坚持与守护。这份坚守,也让越来越多的爱涌进大山。截至2025年6月底,工作室已筹集助学善款3591.9万元,先后资助学生5308人。
薪火相传,“活课堂”里守初心
“求得金钱行道义,愿为贫困作呼声”,香港爱心人士霍宗杰先生赠送的这副对联,刘发英一直挂在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