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公安局襄城分局尹集派出所社区民警王雨晨,也切实感受到了“回家的钥匙”的力量。他所管辖区的一位老人,在外因上厕所走失后,靠“回家的钥匙”不到十分钟就被找到。
王雨晨感慨,“ ‘回家的钥匙 ’可以帮助我们更快、更精准地送老人回家,更好地守护他们回家的路。”
6000多把“回家的钥匙”:用科技搭建社会关爱的桥梁
“回家的钥匙”,已然可以提供“家人永远在线”的安全感,并用科技搭建起社会关爱的桥梁。
近年来,患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越来越多。《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显示,我国现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其他痴呆症患者近1700万人,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约占七成。另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走失老人约50万人,平均每天有千余个老人走失,患阿尔茨海默病是主要原因之一,这背后是上千万个疲惫不堪的家庭。
《法治在线》栏目常年关注老人走失问题。他们发现,很多走失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被发现时,身上既没有手机,也没有任何可以证明自己身份的物品。有的家属因此会给老人戴儿童电话手表。一些地方也推广过黄手环,但在实际使用中,不少老人因病耻感拒绝佩戴或者偷偷扯下。
与此同时,钥匙是很多老人兜里的唯一物品。他们年轻时使用钥匙的习惯,被自然而然地保留了下来,没有因记忆减退而改变。
是否可以借助科技的力量,帮助走失的老人?秉承这样的理念,2023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法治在线》栏目携手拼多多共同发起“回家的钥匙”公益行动,设计和推出了一款采用北斗卫星定位等多项技术、带有芯片功能的“钥匙扣”解决方案。
“回家的钥匙”在手机端操作。王鹏|摄
钥匙扣虽小,但“五脏俱全”,续航时间长。老人走丢时,内置芯片会第一时间向警方和家属提供位置信息;钥匙扣显眼处设有二维码,路人扫码即可联系社区民警,既保护老人隐私,又便于联动救助。
截至目前,“回家的钥匙”公益项目已经在武汉、郑州、青岛、襄阳四地落地,累计发放6000多个钥匙扣。后台数据显示,每天都有5%的用户发起实时定位,照亮老人们回家的路。阿尔茨海默病带走的是记忆,但带不走家人的爱和社会的善意,“回家的钥匙”就是最好的证明。
拼多多“回家的钥匙”项目负责人表示,拼多多参与发起该公益行动的初衷,是希望帮助全社会更好地应对老龄化带来的挑战,科技也不是冰冷的代码,而是带着体温的守护。未来,“回家的钥匙”公益行动将走进更多城市,守护易走失家庭的团圆心愿。(古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