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
当前位置:公益频道首页 > 益企善行 > 正文

拼多多“回家的钥匙” 守护“三线建设”奉献者

襄阳人祝女士,为自己的父母感到骄傲。这份骄傲,不仅仅缘于父母是“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的首批获得者,更钦佩于他们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放弃大城市优越工作机会,甘愿回到家乡襄阳积极参与“三线建设”。

如今,为祖国奉献青春的父母老了,母亲还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尽管多次走失都有惊无险,但时刻揪着祝女士的心,担心万一哪天母亲又走失了,她就再也见不到母亲了。

在襄阳,还有很多人和祝女士一样,是“三线建设”奉献者的子女。他们的父母,同样在暮年因各种原因面临失智易走失的问题。如何守护父母安全回家的路,成了这些子女们的一大心病。

这种担惊受怕的日子,正随着一把特殊的“回家的钥匙”的到来而改变。8月初,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法治在线》栏目携手拼多多共同发起、联动襄阳市公安局启动的“回家的钥匙”公益行动走进襄阳,向身患阿尔茨海默病等特殊疾病的老人们,免费发放一把装有高精度定位的“回家的钥匙”,为他们架起了一条安全回家的“快速路”。襄阳是“回家的钥匙”公益行动第四站,此前已在武汉、郑州、青岛落地,目前累计发放6000多把“回家的钥匙”。

拼多多“回家的钥匙” 守护“三线建设”奉献者

“回家的钥匙”公益行动走进襄阳。王鹏|摄

有了“回家的钥匙”:就像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启动以加强国防为中心的战略大后方建设,即“三线建设”,祝女士的父母,也在正值芳华的年纪,毅然选择了参与其中,成为东方化工厂的较早一批建设者。祝女士的母亲亢奶奶毕业于师范专业,在厂子弟中学教书,为工厂培养了无数后备力量。

因患病导致记忆障碍,如今80岁的亢奶奶,已经历过多次走失,这一度让祝女士崩溃又担心。去年五一前,亢奶奶在下午四点多独自出门后再次走失,等被找到时已是晚上十点多,离家七八公里。

这一天,祝女士又报了警。社区民警通过查看大量碎片化视频发现,亢奶奶的行动轨迹毫无规律,一会往东走一会往西走,还一度在监控视频里消失。所幸最后在监控视频里又发现了亢奶奶的身影,她正沿着连接襄城区和樊城区的卧龙大桥向南行走。顺着这条线索,社区民警花费近6个小时,最终在一处山脚下找到亢奶奶。

亢奶奶另一次走失经历更惊险,被找到时从头顶到下巴全是血,身上还有多处磕伤。“从我母亲身上的伤口看,她应该是受到外力冲击,导致面部朝下摔倒在地上刮伤的。”祝女士说,“但我问她怎么伤的,她自己也搞不清楚,还说是自己抠的。幸亏找到得还算比较及时,没有造成大碍。”

“寻找我母亲这样的老人,时间就是生命。因为他们在外的时间越长,危险因素就越多。”祝女士强调说,“他们因智力退化很多人不会用手机,也不会用儿童电话手表。尽管网上有一些能够定位的产品,但因没有联动警方我们就没用。为了防止他们出事,我们常常被迫选择把他们关在家里,但一不留神他们就自己出去了,我们的心时刻紧绷着。”

拼多多“回家的钥匙” 守护“三线建设”奉献者

祝女士向社区民警介绍家庭情况。王鹏|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