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复星(左二)和团队成员在土耳其救灾。(受访者供图)
“让爱成为习惯,行动从心开始”,这是张复星的公益理念,也是福建义工俱乐部的组织愿景。
翻开张复星的履历,他的主要社会职务都与公益、慈善紧密相关,包括中国慈善联合会救灾委发起委员、中国儿童安全基金发起人、福建义工俱乐部发起人等。出生于1979年的他,将此生最灿烂的时光都献给了公益事业,并让世界看见了福建的慈善力量。
从商人到义工的抉择
“人道主义事业的有效开展能够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人道主义援助是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步骤。其中,志愿者是人道主义行动中一个重要的行动参与方,建设专业的志愿者队伍,可以提高救援、救助和救护效果……”
3月17日至28日,由联合国主办的全球最大规模的人道主义会议——人道网络与伙伴关系开放周,安排了多场线上会议,邀请全球业内人士共同参与、沟通交流。其间,张复星都准时上线,认真参与相关议题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感悟。
人生就是一场抉择。2005年,张复星从欧洲留学归来,摆在他面前的是两条路:去印尼,进家族企业,过衣食无忧的生活;回中国,将他与好友共同创建的“福清义工在线”发展壮大,投身公益事业。张复星最终选择了后者。
“其实,我本来想走第一条路。”张复星告诉记者,从小他跟随父母在中国长大,而他的很多亲戚则在印尼经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印尼的家族企业逐渐壮大。2001年大学毕业后,他决定赴欧洲攻读MBA,准备毕业后进入家族企业经商。然而,欧洲的留学经历,改变了他最初的抉择。
当张复星忐忑不安地走下飞机时,发现早就有人在机场等候他,然后陪他去银行开户、办入学证件、到医院体检……
“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接力陪伴,一开始我以为是学校安排的,后来才知道他们都是义工。”这份来自异国他乡的温暖,让张复星从此对各种公益活动格外热衷。留学期间,他一路从塞浦路斯游学到希腊、法国,其间加入了多个国际志愿者团体,了解了如何开展活动、培训义工、运营机构等。
实践出真知。那时,趁着回国过寒暑假的机会,张复星时常带领身边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去养老院、福利院、偏远乡村,帮扶老弱病残群体,并于2003年组建了以“福清义工在线”命名的数个QQ群。
“一开始,许多人并不理解为什么我们这群年轻人要成立组织,自掏腰包帮助别人。但是,我始终坚信公益组织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是促进社会公正、和谐的温暖力量。”事实正如张复星所言,随着加入“福清义工在线”的志愿者越来越多,如何让这个自发成立的团体更规范化地运作、更有效地服务大众,成为摆在大家面前的首要问题。
如果将MBA的管理技巧运用到“福清义工在线”,或许能解决运营管理中的问题。说干就干,2005年张复星回国,以“福清义工在线”为平台,全身心投入到公益事业中。2007年,该平台升级为“福建义工俱乐部”,构建起一个省、市、县和专业服务小组四级志愿者服务网络。
截至目前,“福建义工俱乐部”已组织了超过90万人次的志愿者服务,提供包括助老助残、助学支教、救灾援助等20大类30多个服务项目,注册会员超过16万人,通过认证的志愿者超过2万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