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比如,今年获奖的项目中,有员工为听障店主发明“看得见”的外卖提醒设备,有的利用AI识别能力为视障客服研发读屏软件。
饿了么为无声小店研发“会发光的盒子”,帮助听障店员无碍接单
在阿里巴巴CEO吴泳铭看来,十年员工公益之路另一个典型转变是公益与公司产品、服务的深度结合:“做完公益的同学们,又把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和温度带进业务,今天,所有阿里的业务场景中都有公益的设计。”
“柠檬宝宝关爱行动”是阿里健康平台在罕见病领域的持续深耕探索。通过首创“以需定供”模式,保障十余种罕见遗传代谢病患儿的特医奶粉需求,有效缓解柠檬宝宝“断粮危机”。同时,推出国内首个“罕见病饮食计算器”,帮助家长精准控制患儿蛋白质摄入量。
中国有超2400万肢残群体,为了让他们顺利走出家门,高德开发了无障碍地图,导航优先提供平路与无障碍直梯,上线两年来已累计为用户提供超过1.5亿次无障碍路线规划。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博导袁哲(左一)和饿了么“无声骑士”跑单,体验无障碍沟通功能
饿了么“无声骑士”项目为听障群体提供公平、友好的就业环境。通过开发一键外呼、日常电子沟通卡等功能,尽可能降低听障骑手送餐难度,如今,有5000多名听障骑手活跃在饿了么平台上。
闲鱼上线的公益宝贝项目,在循环经济外加入爱心经济,目前普通用户上线了2600多万个公益宝贝,不仅让资源二次循环,也让爱心流转。
公益是砥砺内心的磨刀石
要让公益有十年的生命力,最重要的是做到公益项目本身的可持续。
淘宝上的“公益宝贝”项目,已平稳运行到第20年,目前公益宝贝在线商品量1.6亿。每年有近200万捐赠商家、超4亿用户购买公益宝贝商品,累计捐赠数十亿元,捐赠订单量超600亿笔,受益人次6000万。
在现场,阿里巴巴集团党委书记邵晓锋说,“坚持的力量是巨大的,再小的事情始终坚持,都会产生不可思议的力量。我们今天依然在努力做的,是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是让更多业务本身就与公益基因天然融合。有了情怀,一切都会更有意义,才能够走得更远。”
之所以能探索出一条以员工公益为底座的大企业公益创新之路,内部持续的激励很重要。
在阿里巴巴几个园区最醒目处挂着的,不是商业成就,是每年公益榜获奖项目和获奖人信息;在阿里,每年聚集最多合伙人的场合,不是商业盛典,是一年一次的“阿里巴巴公益榜”。
阿里巴巴众多公益项目倡导者、阿里合伙人刘振飞,曾参与公安部共同组建的打拐项目“团圆系统”。他在今晚晚会现场分享时说,“召集这个项目时,全公司一呼百应,没有一个人推辞。”
“公益,往往是能力和善意的外溢。”振飞说道,“公益正是砥砺内心的那块磨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