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2025阿里巴巴公益榜揭晓。柠檬宝宝关爱行动、闲鱼公益宝贝、饿了么“助老e餐”数字化社区服务等13个项目获奖。
2015年,阿里巴巴号召员工每年每人完成3小时公益志愿时,并在第二年开展“阿里巴巴公益榜”评选。从这份榜单里,走出了蚂蚁森林、团圆系统、乡村特派员、高德无障碍导航、医疗AI多癌早筛公益项目等一系列公众熟悉的公益项目。
今年公益榜现场,也收到阿里巴巴公益一号志愿者马云发来的寄语:“不是公益需要我们,而是我们需要公益;不是我们给公益带来了什么,而是公益改变了我们。下一个十年,让我们继续人人三小时。”
十年,员工公益蓬勃发展
阿里巴巴公益榜是阿里的年度公益大奖,肇始于2015年马云的一封内部信。
在那封名为《期待你的礼物》的全员信中,马云号召员工每年每人完成3小时公益志愿时。随后,公司决定在每年的3月3日举办公益榜,并由员工票选评审出诞生于公司内部的优秀公益项目和个人。
可以说,这封信拉开了阿里巴巴全员公益的序幕,也让阿里公益打上了员工公益为底色的鲜明特征。
2016年,一群阿里员工不算工时、不计报酬、全力协助公安部开发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团圆系统”。项目运行8年,全社会共同参与,成功累计找回5132名儿童。
2017年公益榜获奖项目“蚂蚁森林”卷起“偷能量”的旋风。8年多来,数亿人在手机里浇水种树,蚂蚁森林捐资种下5.48亿棵树,这些树,成了全民参与中国沙漠化防治的一部分。
上山、下地都是阿里巴巴乡村特派员的必修课。图为阿里乡村特派员高泉(图右)和老乡一起丰收
2019年,阿里开始派出一批员工扎根乡村一线,探索乡村与互联网结合的新模式。截至目前已累计派出32名”乡村振兴特派员“,用扎实投入,为乡村带去实实在在的帮助。
据了解,十年间,阿里员工自发成立了300多个幸福团,志愿者人数达到了171123人,累计志愿时达到了3508227.9小时。
把公益融入产品和服务
全员公益10年,阿里巴巴公益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更加关注用技术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
比如去年获奖的医疗AI多癌早筛公益项目。该项目基于阿里达摩院研发的AI多癌筛查技术,以平扫CT+AI精准识别出多种癌症。目前,这项技术在浙江多家基层医院进行试点,免费筛查,完成胰腺癌筛查14万人次、食管癌筛查8万人次、胃癌筛查11万人次、结肠癌筛查8万人次,总计发现并临床证实的癌症病变共计393例。
阿里达摩院医疗AI多癌早筛公益项目
今年获奖的饿了么“助老e餐”数字化社区服务,是饿了么与政府、社区和公益机构的合作项目,它关注社区困难老人就餐难问题。通过固定骑手派单的“熟人配送”模式,饿了么蓝骑士与老人联系加强。去年,“95后”骑手饿了么骑手王豪飞在给一位独居老人送餐时,发现老人没有像往常一样及时开门,正是他第一时间的警惕和联系,让突发疾病的老人得到及时抢救,转危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