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关县坡脚镇中心学校的“希望澡堂”的墙上是一排排书架,上百本图书供学生们自由阅读。这里也是学校的“学海园”,设置了桌椅,学生随时可以来这里看书学习,排队等候沐浴的同学也可拿一本书静静读一会儿。
学校澡堂的管理更加细致,要求班主任按时到岗,先做好通风、设备检查、水温调节等准备工作;学生洗浴结束后,组织学生做好清洁卫生,开窗通风。记者注意到,男女生澡堂的天花板上都安装了暖风机。
“学生们洗的热水澡里,带着社会的温暖,潜移默化中培育了他们的感恩之心。”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任代天说。
细节处见人文关怀
在没有吹风机前,广南县莲城中学校长陆春菊发现,女生们中午洗澡洗头后,睡觉时都是把头靠在床杠上,以免湿漉漉的头发打湿了枕头。
“希望澡堂”建成后,“有一个吹风机”成为不少农村寄宿制孩子的“微心愿”。
2024年10月,团文山州委、文山州希望公益服务中心发起为“希望澡堂”配备吹风机的“暖风行动”,再次得到社会响应,短时间内便筹集到4683个吹风机,配备到所有的“希望澡堂”。这些白色的粉色的吹风机都挂在澡堂的外墙上,洗完澡后的同学就排队吹头。
莲城中学有近3000名寄宿孩子,作为女性,陆春菊更了解长头发女孩们的需求,因此给女生分配的吹风机比男生多。学校专门为吹风机搭建了一个有玻璃钢天棚的服务站,铺排了单独使用的电线,安装了镜子。
除吹风机外,团文山州委还在积极回应孩子们对澡堂细节的关注,联合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云青筹”等平台,为更多的“希望澡堂”配备洗手台、镜子、澡位挂钩、衣物柜等设施,维护澡堂的持续使用。同时,还为留守儿童募集发放有洗浴物资的“爱心呵护包”等。
“细节处见人文关怀。”云南省教育厅的一位负责人说,“民生无小事。‘希望澡堂’让孩子享受的不仅是热水,更是基层治理的民生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