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
当前位置:公益频道首页 > 益行中华 > 正文

以共同缔造理念推进全时段、全方位守护 公安县护苗工程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天

以共同缔造理念推进全时段、全方位守护 公安县护苗工程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天

公安县辣妈酷爸爱心联盟走进车桥小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开展“迎端午”活动。

以共同缔造理念推进全时段、全方位守护 公安县护苗工程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天

长江大学“阳光号列车”暑期志愿服务走进毛家港小学。

以共同缔造理念推进全时段、全方位守护 公安县护苗工程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天

公安县水上救援志愿者协会联合蓝丝带志愿者协会开展防溺水安全演练。

这是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受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因素影响,各地出现了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教育部发布的统计数据称,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为1550.56万人。仅荆州市公安县,留守儿童便超过2万人。这些孩子大多由爷爷奶奶照顾,带来学习、心理、安全等系列问题,家长揪心、社会忧心。这道监护难题如何破解?

2022年以来,公安县委县政府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引导多元资源下沉社区和农村,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实施“护苗”工程,在全县63所农村中小学校、258个村、54个社区全面建成护苗工作站,8000多名县直党员干部、教职工、村(社区)干部及志愿者对口帮扶,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无缝衔接的全时段、常态化护苗机制,为全县留守儿童撑起了一片天。

375个护苗工作站覆盖全县

2万名留守儿童有了共同的家

近日,在公安县夹竹园镇紫霄观村护苗工作站,一场由蓝丝带志愿者协会组织的“留住秋天的色彩”树叶画创作活动,在欢快的乐曲声中拉开帷幕。在志愿者引导下,村里的留守儿童将五彩缤纷的树叶,通过剪一剪、拼一拼、贴一贴,创作出一幅幅充满童趣的画作。

入冬以来,蓝丝带志愿者协会聚焦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联合县心理咨询师协会等爱心组织,走进夹竹园镇、南平镇、杨家厂镇等地护苗工作站,密集开展各种“暖冬”活动,给孩子们送去陪伴、关爱与快乐。每次活动结束后,这些孩子都久久不愿离去。

据统计,公安县共有20989名留守儿童,涉及17806个家庭。这些孩子如何监护,牵动着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在外务工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心。

2022年以来,公安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多次前往当地乡村、社区调研,聚焦留守儿童监护难题征求意见建议,引导优质志愿服务资源下沉社区和农村。

“过去,县里许多公益组织到各村、社区组织活动,但是没有固定场地和配套设施,很不方便,也难以常态化。”公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主任邹祖华说。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民之所难,政之所急。同年5月,公安县出台《护苗工作站建设标准及考核细则》,要求按照“有阵地、有设施、有队伍、有制度、有活动”标准,统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村史馆等场地进行改造利用,高标准推进护苗工作站建设。短短9个月时间,护苗工作站便在全县63所农村中小学校、258个村、54个社区实现了全覆盖。

这些护苗工作站屋内宽敞明亮,布置温馨,空调、桌椅、图书等设施一应俱全,还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服务项目。斗湖堤镇淋姜社区护苗工作站以“七彩儿童乐园”为护苗阵地,为社区儿童提供阅读室、展示室、口才室、表演室等活动空间。埠河镇杨潭村护苗工作站以向日葵亲子小屋为载体,将护苗行动与插花艺术文化传承活动相融合,在小朋友们的心中播撒“非遗”绿种子。甘家厂乡高台村建立“公益助学联盟”主题护苗工作站,由室内活动室、室外运动场和“逐梦空间”小木屋三部分组成,开创村校共育新模式,为留守儿童提供兴趣培训、课外辅导以及心理健康咨询等综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