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
当前位置:公益频道首页 > 益行中华 > 正文

汇聚多方力量,提供优质服务——这个“助老市集”不一般

汇聚多方力量,提供优质服务——这个“助老市集”不一般

赵家楼社区在前赵家楼胡同的户外区域举行“助老市集”。赵家楼社区供图

汇聚多方力量,提供优质服务——这个“助老市集”不一般

“帮把手公益服务队”的于师傅(左二)为居民修理自行车。记者 霍旻含摄

汇聚多方力量,提供优质服务——这个“助老市集”不一般

理发师在为社区老人理发。赵家楼社区供图

对于北京市建国门街道赵家楼社区的老年居民来说,每月8日是个值得期待的大日子:在这一天的胡同空地上,一场“助老市集”如期而至。

  社区是养老的重要一环,许多基础设施、基本服务能否“落地”,与社区密切相关。日前,记者来到赵家楼社区,感受“助老市集”为社区老人带来的便利。

 社区搭台,汇聚助老力量

  “助老市集”不大,却“五脏俱全”。理发、缝纫、修自行车、测血压血糖等生活服务,助听器、保健药品、地方美食等商品销售,金融理财、法律维权、旅游等专业咨询……从头走到尾,老年人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和需求都被“一网打尽”。

  看着市集一派热闹景象,赵家楼社区党委书记金坤范乐开了花。2018年,金坤范来到赵家楼社区任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社区服务站站长。一项项工作,一次次走访,让她和社区里的老人成了“老熟人”。

  “很多老人不会网购,出门也不方便,我们就想着办个市集,把商品、服务送到家门口。”金坤范说。

  在赵家楼社区,6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有1972位,占社区常住人口比例超过30%,老龄化程度较高,其中一些还有残障、失能等特殊情况。

  在全国范围内,像这样的“老龄化社区”还有很多。如何构建老年友好型社区,成了社区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赵家楼社区做的,就是“扩大朋友圈”。“养老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加入进来,所有对老人有益的,我们都欢迎!”金坤范说。

  从2022年起,赵家楼社区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助老志愿服务。社会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都成了社区动员的对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银行、地铁、高校、物业公司……助老的队伍不断壮大,如今已有40多家。

  社区搭起平台,将日常基层服务中了解到的老年需求进行汇总,志愿单位出资、出力、出点子,优势互补、各显其能——

  有的单位给失能老人家中加装了扶手,有的单位提供智能手机课堂一对一辅导,还有的单位直接“认领”困难老人、定期电话慰问……广受好评的每月“助老市集”,正是社会企业参与社区助老的代表成果。

  对企业来说,参与社区助老不仅能拓展业务合作空间,还履行了“爱心助老”的社会责任。市集上,记者与华润医药老干部服务中心总监林乔攀谈起来,她已经连续两年和同事一起到场参与赵家楼社区的助老活动,“优雅地老去不容易,社区的组织和牵头很关键!”

  老年参与,点亮“银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