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
当前位置:公益频道首页 > 益星光 > 公益践行者 > 正文

26年坚守儿童康复,这位医生“好妈妈”用爱心铸就希望之光

她先后带教20多名县市级儿保进修医生,带动周边县市儿保科业务的发展,让更多的新业务新技术下沉基层,让患儿在家门口即可得到精准的康复治疗,不仅为患儿和家属节约时间成本,还降低医疗费用的开支。每年培训社区儿保医生50余名,使他们更加熟练地开展儿童系统管理、高危儿筛查及发育障碍儿童的转诊等三级保健网络,确保武汉市0-6岁儿童的身心健康。

年服务12万人次

作为一名主抓业务精进的主任,罗玉梅带领全科医护人员共同学习、共同提高,严把医疗质量关,使全科的服务态度、诊治水平、服务范围均达到省内同行前列、本市领先水平,吸引了许多周边县市及省外患儿前来就医。

26年坚守儿童康复,这位医生“好妈妈”用爱心铸就希望之光

陪伴患儿治疗(通讯员供图)

5年前她是业务骨干,5年后她是科室负责人,10年时间,儿保科实现了从预防接种、生长发育、托幼机构管理三个二级科室到现在的营养专科、喂养困难指导、高危儿管理、早期潜能开发、发育障碍儿童康复、心理行为疾病诊治、发育偏离儿童干预等16个二级科室的蜕变,年服务人次从2万上升到现在的12万,集预防、保健、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全市一流儿童保健中心,诊疗水平发生质的飞跃。

为了帮助和保障发育障碍儿童规范康复,襄阳市妇幼保健院率先在襄阳开展儿童脑瘫、智障和孤独症康复病房,引进国际诊断孤独症金标准,采用国内先进的训练方法,是襄阳市唯一具备诊治孤独症能力的医疗机构,诊治水平省内领先。

“患儿的康复不仅需要医护人员,更需要家长配合。”罗玉梅在训练患儿的同时,免费为家长提供康复培训,让家长掌握孤独症的训练方法,随时随地训练孩子,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在她的精心诊疗下,有的患儿完全恢复正常,走进学校,走向社会,有的正在大学就读。

孤独症患儿的家长要承受巨大的思想负担和经济压力,她积极宣传国家政策,帮助患儿申请残联补贴减轻经济负担,发动科室为特困患儿捐款捐物,遇到一个妈妈带两个孩子的情况,协调工作人员轮流帮忙带孩子上课,排解家长的思想压力。

2010年,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罗玉梅带领全科人员创建了省级首批生长发育重点专科;2016年,在全省地级市率先创建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2022年,所在科室获批成为智力类康复专业技术人员省级规范化培训基地,湖北省仅2家。2024年,所在科室获批为中国妇幼保健协会脊柱侧凸预防与治疗基地。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罗玉梅多次被评为院优秀共产党员、市儿童保健先进工作者、市妇幼保健院十佳医生等称号。

与单亲小女孩结对帮扶

以医院为家,视病人为亲人,视患儿如己出。26年来,罗玉梅常年坚守在临床一线,任劳任怨,无怨无悔,不计得失,廉洁行医。

宜城的一对姐弟俩都患有孤独症,家在农村,经济非常困难,罗玉梅号召全科同事捐款,孩子的妈妈感激地说:“罗医生,你们真是好人,更是好医生。”每当发育障碍的患儿被她治好后,家属怀着感激的心情请她吃饭或送礼物,都被一一拒绝。“这是我的责任和义务,都是应该的。”罗玉梅常常为患儿垫付医药费,甚至不让困难的家属还钱,她常说:“工作是我最大的乐趣,帮助患儿是我最开心的事情。”

科室收到这样一封感谢信:“我的孩子已经能够和正常孩子一样在幼儿园大班生活,我非常感谢罗主任,要不是她及时发现,还一直监督我给孩子治疗锻炼,孩子不可能恢复得这么好。希望各位病友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多多关注孩子,孩子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爱和关怀。”这样的感激之情还有很多。这些朴实的感谢,每一个都代表一个家庭重归幸福。

罗玉梅不仅是一名好医生,还是一名“爱心妈妈”,与南漳县巡检镇松树沟村的8岁单亲小女孩结成帮扶对象,定期看望小女孩,接孩子到襄阳市区参观游玩,掌握孩子的家庭背景、思想表现、学业成绩、心理健康情况、日常行为等,帮助孩子解决各种困难,引导关爱孩子健康成长。

大音希声,大爱无痕。罗玉梅用崇高的医德仁心、积极的开拓进取、高昂的敬业爱岗热情和默默的无私奉献精神,为襄阳全市6万名0-6岁儿童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洪子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