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峰组织教学教研活动。受访本人提供
手提大喇叭,穿梭于四层楼的12个班级,准时叫醒600多名午休的学生按时上自习,这是他日复一日工作中的寻常一幕。
22年时间里,他累计家访1000多个家庭,足迹遍及贵德县各乡村及其他州县,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留守老人家庭,一个个他了如指掌;学困生、贫困生,一个个他了然于胸。
他就是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高级中学教学副校长,高二(1)班英语任课教师王峰。
走进贵德高级中学,三五成群的学生在操场奔跑,电教室、图书室、风雨操场等优质教学设施一应俱全,书香气息迎面扑来。在王峰的课堂上,少了学生端坐听讲,老师“滔滔不绝”的传统教学情景,取而代之的是像“沙龙”一样,学生们分组讨论,尝试英语口语交流,展示自己的风采。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王峰刻苦钻研业务,认真研究课本教材,除了和兄弟学校名师切磋学习、交流、研讨、听观摩课、听讲座、查阅资料,还曾多次赴内地江苏、重庆、上海学习新教学理念、分层教学。
近年来,海南州将教育发展作为提升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当地教育迈入史上投入力度最大、办学条件改善最快、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
王峰怀着浓厚的教育情怀,以“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为衡量标准,不断鞭策自己,砥砺奋进,默默耕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业绩。
自2018年王峰担任年级主任以来,他工作在学校,吃住也在学校,用真情、真爱与执着追求,生动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初心。
栽下满园桃李,留得一生芬芳。王峰不仅做“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更是做学生们的倾听者,教他们为人处世的道理,给予班上每一名孩子关怀和关爱。
爱是相互的,王峰把多少温情和爱心奉献给学生,学生们就用多少优异的成绩回报敬爱的老师。
2018年高考,王峰所教的学生刘万凯,以141分的英语单科成绩刷新本校学生英语单科最高纪录,在全省名列前茅。
2021年,王峰担任第一轮年级主任,当年高考学校各项指标稳中上升,本科率75%,投档分500以上人数为21人。
2024年,在他担任第二轮年级主任的高考中,学校本科一段率为75%,本科率达到近80%。一名学生被北京师范大学所录取,一名学生被复旦大学录取。
出色的成绩大大提升了学校声誉,教学质量的逐年提升,不断刷新着学校高一新生录取分数线。在担任年级主任、教学管理处主任、教学副校长期间,王峰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在抓好分管年级师生安全的前提下,推动德育教学齐头并进,近60名问题学生、贫困生、单亲离异家庭学生、孤儿考上本科一段大学。
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使王峰更加深刻地理解到教育的真谛,在经济、教育、科技欠发达地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加强教育事业。
凭借这份情怀,王峰孜孜不倦地耕耘着。他注重对教学方法的探索,对教育方式的研究,在教育教学中因材施教、勇于探索、敢于创新,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努力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力求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一个春夏秋冬的轮回,您起早又晚走,为的是我们的以后,时光将带走我们的青春,将淡化我们珍贵的回忆,但不会夺走我们对您感恩的心!”毕业多年的闫晓菊满怀深情地写下《那人依旧在——致王峰老师》的文章,发表在网络媒体,收获了许多素未谋面网友的点赞。
王峰说:“一声老师,是一种责任和使命,更是一种信任和寄托。”这不,刚刚送走了2024届毕业生,王峰又继续耕耘在这片沃土、这方讲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