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
当前位置:公益频道首页 > 益星光 > 璀璨之星 > 正文

李玉兰:平民慈善家的温暖之路

据蚌埠日报消息,“李玉兰”,这个名字,对很多人来说如同一盏明灯,寒夜中温暖心灵,也恰如一缕清风,轻柔地拂过受伤的灵魂。这位被誉为“平民慈善家”的全国道德模范,迎着新中国成立的曙光,在1949年出生,在改革开放的春潮中迈向而立,又在新时代共襄复兴伟业、同享盛世荣光。经历时代变迁,走过风风雨雨,她始终与祖国同甘共苦、同频共振。

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我们登门拜访了这位平民慈善家,满怀敬意与期待。在她身边,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深深震动,那是一种崇高的精神,一种超越物质的富足,是在逆境中绽放的希望之花,是来自她心底的真诚与善良。

扶贫济困 播撒爱与希望

9月26日早上七点,李玉兰乘车前往怀远县陈集镇水利希望小学,带上了她提前买好的22个书包,来看望这里的留守儿童。对于孩子们爱,李玉兰从来没有停止过。

“李奶奶,我想挨着您坐。”“李奶奶,我可太想您啦。”……见到这位“老熟人”,孩子们立刻兴奋地簇拥过来。

如今,李玉兰的家中还有一张装裱过的“希望工程”救助卡,这张卡是李玉兰第一次捐助“希望工程”得到的,也是她走上扶危济困道路的“起点”。那是1990年的一个晚上,李玉兰与家人看到电视里播放新闻,说捐助300元就可以帮助一名儿童读完小学。李玉兰跟家人商量,给“希望工程”汇点款去。第二天一大早,她和家人便赶到邮局,汇去了600元人民币。在汇款单的留言栏里,她让人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多识一个字,多懂一分理。”从此,资助贫困生成了李玉兰生活的一件大事,从那个时候起,李玉兰资助了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100多名失学儿童。

34年来,李玉兰到底资助了多少孩子,她答不上来;一共捐助了多少次钱,她也答不上来。这些年,她为失学儿童、留守儿童们送去的不仅仅是学费、书包和文具,更是一颗颗充满希望的种子,悄然扎根在孩子们的心田。

自1990年起,并不富裕的她,却长期坚持扶助孤寡老人、资助贫困儿童、帮扶困难群众,情牵子弟兵为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等捐款捐物,尽一己之力。除了累计资助的100多名贫困儿童,她还认领了7位“亲爹亲娘”。她是老百姓身边的“平民慈善家”、贫困学生的“爱心奶奶”、孤寡老人口中的“亲闺女”。她曾获“中华慈善奖”“全国百名优秀母亲”“安徽省十大新闻人物”“雷锋奖”等荣誉。

存款为0 慈善没有尽头

生于1949年的李玉兰,祖籍山东、出生于上海,从小家庭生活贫困,全靠街道组织以及街坊邻居的救济才使她活了过来。早年的李玉兰讨过饭、务过农,丈夫早逝之后为了生计颠沛流离、四处奔波打工。1983年,她与蚌埠“华照饭店”店主李华照组成新的家庭,生活才稳定下来。吃过苦的李玉兰自己节俭朴素,帮起人来却慷慨大方、“一掷千金”。饭店门口路过的乞丐,她从不怠慢,有钱的时候给几个零钱,没零钱的时候就给他们盛点饭;社会小青年到饭店白吃白喝,她不仅不急着讨钱,还反过来接济他们一些钱,劝导他们改邪归正;自家十多口人艰难度日,她还把雪地里的弃婴抱回家抚养;孤寡老人重病在身有家不能回,又是李玉兰精心照料直到老人去世。

日子如流水一般滑过,助人和奉献成了李玉兰生活的重心,也成了习惯。

前不久,经营了多年的饭店关门了,很多人都以为,没有了这项主要经济来源,李玉兰的行善之旅应该要停止了。但令人意外的是,李玉兰依然每天都会回去,在门口、路边,站一站、等一等,就是怕有困难来投奔她的人找不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