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
当前位置:公益频道首页 > 益资讯 > 正文

禁渔第五年 亮出成绩单

当涂县还出台了“捕转养”扶持政策。和当地许多退捕渔民一样,马五一报名参加了县、镇举办的免费养殖技术培训班,学习鱼蟹养殖。为打消渔民转产的顾虑,当涂县“捕转养”基地还成立了工作专班,为每名转产渔民安排一个技术人员,从塘口消毒到饲料喂养、病害防治等给予免费技术指导。

今年养殖季,马五一投放了1700斤蟹苗、600多斤虾苗。“螃蟹长得不错,这才5月份,最大的已经有一两半,收益肯定差不了。”马五一说。

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以来,为有效落实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持续加强跟踪调研和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稳就业、强保障、促增收。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国14.5万名有就业能力和意愿的退捕渔民全部实现转产就业,22万名符合条件的退捕渔民全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2万名生活困难渔民全部纳入低保救助范围。

此次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现场推进会还提出,一些退捕渔民虽然基本生计有保障,但就业还不稳定,需要持续关注统筹帮扶救助。据介绍,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继续落细落实各项差异化政策措施,持续强化渔民生计保障,鼓励支持各地发展设施渔业、“捕转养”基地等,充分激发退捕渔民的内生动力。

  数千家化工企业关、改、搬、转,走上绿色发展道路

最近这段时间,是太湖流域部分土著鱼类的产卵繁殖期,也是非法捕捞行为容易发生的时段。

“东太湖亭子港外有人驾驶船只,疑似使用丝网进行非法捕捞。”深夜,“太湖利剑”信息化监管平台在线巡查显示有情况。执法人员立即出动执法艇,在长航时垂起固定翼无人机的精确指引下奔赴现场,不到20分钟,人赃俱获。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不少长江沿岸省份,违规垂钓及利用垂钓变相进行捕捞的行为仍有发生,加上无人船下网、GPS定位下暗网等新型偷捕偷钓手段花样繁多,打击查处取证难度加大。

跨地域、跨部门,筑牢禁捕防线,共护一江清水。豫鄂交界河南水域设立约6000亩缓冲区加强交界水域监管;上海聚焦长江口水域、青浦淀山湖等非法捕捞犯罪易发区域,进一步密切与苏浙及长江航运等公安机关的区域联控、风险联防……近年来,越来越多水域实现跨区域联合执法,形成水上联打、陆上共管、市场协查的联动执法格局。

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问题在水里、根子还在岸上。近年来,沿江省份和有关部门着力推动转型发展,数千家化工企业关、改、搬、转,走上绿色发展道路。

在湖北宜昌高新区白洋工业园,多氟多宜化华中氟硅材料产业园项目建设正酣。“项目搬迁不是简单的位移复制,而是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黄志亮说,在公司投资1.12亿元建设的新宜化工智慧健康工厂平台,年节约标煤11万吨。

专家指出,长江禁捕后,过度捕捞问题已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但洄游通道阻隔、水域污染、栖息地破坏等因素对水生生物的影响还广泛存在,长江水生态恢复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强部门协同和社会参与,加快推进长江旗舰物种拯救行动,持续深化重要栖息地修复,科学实施增殖放流,强化水生生物保护,推动水域生态整体修复。

(责任编辑:洪子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