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
当前位置:公益频道首页 > 益资讯 > 正文

关爱无声、守护有形,江汉区残联入户发放“爱心护理包”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何婧)“最近怎么样?这次我们带来了护理包,你看看有什么还缺的。”工作人员一边将物资轻放在床边,一边俯身询问。

4月24日,江汉区残疾人联合会(以下简称:江汉区残联)联合武汉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以下简称:市福利基金会),来到了家住万松街道妙墩社区的困难残疾人李菲飞的家,为她送去护理包等爱心助残物资。

关爱无声、守护有形,江汉区残联入户发放“爱心护理包”

精准助残,爱心守护。记者 何婧摄

纸尿裤、护理垫、相关辅具……这份看似普通的护理包,对常年卧床的李菲飞来说却是解决生活难题的“及时雨”。李菲飞因意外致残,长期卧床,全家仅靠父母微薄退休金和她的低保维持生活,护理物资的消耗压力不小。

“真的太需要这些东西了,看着不起眼,却是每天都离不开,这下省了不少心。”李菲飞的母亲边收拾物品边说。

关爱无声、守护有形,江汉区残联入户发放“爱心护理包”

为困难残疾人送去护理包。记者 何婧摄

据了解,这批护理包来自市福利基金会主办的“节假日爱心慰问大礼包”公益项目。项目自2021年启动以来,持续在全市范围内为困难残疾人家庭送去节日关怀。去年起,基金会进一步扩大项目覆盖面,将护理包与生活包分开设计,精准匹配残疾人群体的不同需求。

“除了生活上的帮助,我们更希望你能尽量参与康复训练。”现场,市福利基金会功能型党支部书记韦佳鼓励李菲飞的家人积极了解市残联推出的康复训练营项目,“每一次走出房门,都是对生活的一次重新拥抱。”

康复训练营,正是武汉市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近年来重点打造的特色服务。从2015年起,已根据不同残疾类别开展了近三十期训练营,涵盖脊髓损伤、视障、听力障碍、自闭症等多类群体。今年5月,第18期脊髓损伤康复营即将启动,内容不仅包括康复指导,更有生活技能训练,目标是帮助更多残疾人提升自理能力,走出家庭、融入社会。

江汉区残联理事长向海燕表示,“我们送的不仅是护理包,更是信心。物资是基础,但让每位残疾人拥有走出去的能力,是更长远的目标。”

据悉,“节假日爱心慰问大礼包”公益项目计划募集发放一万个礼包,通过电话募捐、互联网募捐等方式链接更多慈善资源,联动各级残联精准发放。

从实打实的慰问包,到手把手的康复指导,江汉区残联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助残不仅是物质帮助,更是生活的陪伴和重建。让每一次帮助,都不仅是“送达”,更是“走近”。

(责任编辑:洪子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