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
当前位置:公益频道首页 > 益资讯 > 正文

四川“柑橘村”200多名果农变主播 杭州数字经济助县城留住年轻人

四川“柑橘村”200多名果农变主播 杭州数字经济助县城留住年轻人

不过,张桂华深知,要让村子发展的越来越好,光靠几个年轻“村官”单打独斗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是要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

与许多西部农村一样,人口老龄化也是困扰笋子沟村的难题。“村里四百多名常住人口,一半以上是老年人。”在张桂华看来,要让年轻人留在村里,光打“情怀牌”“政策牌”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创造适合年轻人的创业环境和就业机会。

为此,她在考察学习结对的浙江余杭小古城村后,在村里建立了“橘园议事亭”,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村务公开、民意征集,实现“众人事众人议”,吸引一批返村创业年轻人为村里经营发展献计献策。“橘园议事亭既能议事、又能休闲,年轻人很喜欢来这里。”张桂华说。

借着东西部协作,村里的年轻人还有了杭州“创业导师”。阿里巴巴乡村振兴特派员开设“云端课堂”,培训4800余人次;今年3月,余杭区赴苍溪县工作组又启动“一村一主播”线上业务培训,累计排摸村主播460余名,培训时长达5000余小时。

如今,越来越多的笋子沟村年轻人实现了创业梦——92年出生的残疾小伙张森,借着电商东风变身快递网点老板,与多家快递公司达成合作,收入一下子翻了几倍;97年出生的刘钏看到柑橘热销,另辟蹊径在家养蜂搞起了柑橘蜜,一年多了好几万元收入。

数字经济,为年轻人返乡创业提供平台

数字经济带来的改变,不仅发生在笋子沟村,也惠及整个苍溪县。

距离笋子沟村六公里的嘉陵江边,有一幢特别的写字楼。楼外环绕着大山、农居,楼内则仿佛一下子来到了杭州某个互联网公司——色彩明快的办公室内,一群年轻人正在工位前工作,旁边则是茶吧、会议室,前台的墙壁上,写着“阿里巴巴苍溪客户体验中心”几个大字。来自笋子沟村的“00后”姑娘刘鑫宇,大学毕业后就在这里从事电商工作。

在西部地区农村老家,找一份阿里巴巴的工作——这一看似“天方夜谭”的事情在苍溪成了现实。借鉴“梦想小镇”模式,余杭区在苍溪县建设杭广东西部协作数字产业园,落地阿里巴巴客户体验中心、菜鸟云客服等3个阿里系项目,打造以“电商直播+创新创业+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众创空间。

四川“柑橘村”200多名果农变主播 杭州数字经济助县城留住年轻人

蓬勃的数字经济,正为苍溪留住更多年轻人。2021年至今,全县新增网店500余家,淘宝店铺日销售额增长近30倍,500余名年轻人被数字经济吸引返乡,平均年龄仅27岁。去年11月,《余杭携手阿里巴巴公益助力四川省苍溪县数字化转型》获评第五届全球减贫案例。

苍溪县委常委、副县长徐锋介绍,接下来将以杭广东西部协作数字产业园为核心,在苍溪实施“百千万”电商人才振兴计划(建立百支电商团队、建成千名电商主播千家店铺、培育电商人才万名以上),让笋子沟村的乡村振兴故事从“盆景”变为“风景”,力争将苍溪县打造成四川乃至全国的“中国播谷”。

(责任编辑:洪子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