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红丝带龙舟队队员在训练。
受访者供图
志愿者为病友编织保暖用品。
图为本报记者荣翌摄
“绽放生命”康复赋能项目非洲鼓培训班在上课。
图为本报记者荣翌摄
如何为刚做完手术的癌症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如何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帮助患者更好康复?2月16日,上海杨浦区长海路街道市京社区睦邻中心内,围绕这些问题,上海“爱康生命之舟”龙舟队的队员们进行了专业的志愿者培训。春节前夕,她们在长海医院的病房里开展“新年送温暖”志愿服务活动,将自己亲手编织的袜子和帽子送给病友们,并和她们一对一交流治疗经验,现场讲述自己划龙舟抗癌的故事,激励病友战胜病魔。
这是一支特殊的龙舟队,所有队员都是乳腺癌患者。自成立以来,在“体医融合”理念下,已组织6600多人次乳腺癌患者参与龙舟康复运动。非洲鼓、编织坊、心理减压和康复指导……除了龙舟训练,队员们还以志愿者身份参加各类公益活动,用亲身经历和行动,帮助更多癌症患者重拾笑对生活的勇气。
乘风破浪,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过去的2024年,最难忘的记忆是什么?上海“爱康生命之舟”龙舟队领队施月波的答案是:“带领姐妹们一起,代表中国乳腺癌患者,站上世界级赛事舞台。”
2024年9月,在意大利举行的第十四届国际龙舟联合会俱乐部龙舟世界锦标赛上,一支身穿粉红色队服的中国队伍格外引人瞩目。这次大赛特设乳腺癌组别,作为亚洲唯一一支乳腺癌患者龙舟队,来自中国的粉红丝带龙舟队参赛,施月波是这支队伍的队长。
“我们乳腺癌患者,怎么好去划龙舟的呀,开什么玩笑?”施月波告诉记者,刚接到参赛通知时,这是不少病友的自然反应。乳腺癌患者大多经历过乳腺切除手术,有的需要去除胸大肌和胸小肌,很多患者都持有残疾人证,手臂抬起都很困难。
第一次接触龙舟运动时,施月波自己也觉得划龙舟是个“天方夜谭”。如今,面对出国比赛的机会,施月波主动给队友们打气:“既要‘重在参与’,也要全力以赴。我们要向世界展示中国乳腺癌患者坚强乐观的精神面貌!”
为全力备赛,从去年8月起,上海“爱康生命之舟”龙舟队与来自云南、浙江的队友们聚集在一起,组成粉红丝带龙舟队,进行了24次集训。正逢酷暑,在连续多日4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下,每天的训练时长都接近6个小时。
难忘完成第一个4000米训练目标时,姐妹们高声唱起“一条大河波浪宽”,一同夜训的大学生们前一天还叫她们“阿姨”,那一刻都直呼她们“姐姐”;
难忘每一个超负荷训练后的夜晚,全身肌肉酸痛,臀部和手掌起泡是“家常便饭”,翻船落水、滚爬上岸的尴尬也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