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脚下“一家人”
——新疆军区某基地某保障队服务驻地少数民族牧民记事
题图: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
2025年1月11日,新疆军区某基地某保障队“爱心服务队”官兵到牧民家中走访。
“爱心服务队”官兵在走访路上。
极目远眺,冰川洁白晶莹,状如刀劈斧凿。乌鲁木齐河已结冰,倒映着斑驳山影。山河之间,是被积雪覆盖的绵延草场。
壮美山川,是哈萨克族牧民世代生活的家园,也是人民子弟兵接力守护的大好河山。1984年,新疆军区某基地某保障队的前身部队进驻这里,与牧区数十户哈萨克族牧民比邻而居。40多年来,官兵与牧民生活在同一片土地,守望相助,成为天山脚下的“一家人”。
近年来,为更好服务驻地牧民,保障队为附近7个牧区及5户零散牧民开通“爱心热线”,并组建“爱心服务队”,定期到牧民家中开展宣讲、巡诊、维修等帮扶活动,“一家人”的感情愈加亲密。
“用牧民的话讲牧民关心的事”
“艾力,你回来啦!”
牧区哈萨克族青年艾孜热提艾力·艾德力,在新疆农业大学读大二。1月11日,艾力放寒假刚刚回到家,保障队“爱心服务队”成员、哈萨克族战士地力亚尔·吐达洪就来到他家中拜访。
“上次来的时候,艾德力·海萨大叔特意向我们咨询现在参军入伍的政策。叔叔阿姨让我等你放假回来,再好好跟你讲讲。”地力亚尔·吐达洪和艾力说。
“这段时间,好几家牧民都向我们咨询征兵政策。”地力亚尔·吐达洪说,牧区四面环山,距离市区上百公里,牧民90%以上为哈萨克族。上了年纪的牧民中,很多人汉语水平一般,对相关政策了解不全面。
2019年,该保障队在前身部队帮扶小分队的基础上,遴选一批政治觉悟高、理论知识丰富、表达能力强的官兵,组建“爱心服务队”。为提高宣讲质效,他们特意吸纳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官兵加入队伍,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宣讲。“用牧民的话讲牧民关心的事,大家才能听懂,愿意听。”保障队干事龙浩然说。
为拉近和少数民族牧民的关系,服务队还请哈萨克族战士在营区开设“哈语小课堂”,并组织服务队成员学习少数民族语言,力求成员走进牧民毡房都能和牧民说上“一家话”。
这几年,服务队结合牧区实际情况和牧民需求,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绿色发展理念等主题策划了一系列宣讲活动。驻地少数民族群众多数以放牧牛羊为生,“爱心服务队”官兵还请来养殖专家,对牧民进行科技养殖辅导。
“有段时间,我家牛羊病死率偏高。服务队同志走访得知后,不仅协调兽医来治疗,还请专家给我讲解牲畜疾病预防方法,帮我挽回了不少损失。”牧民胡尔曼巴依说。
“‘兵亲戚’热心又懂技术,帮了我们不少忙。我和哈萨克族的战士聊过,现在政策好,我也想送儿子去部队当兵锻炼。”艾德力大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