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
当前位置:公益频道首页 > 益资讯 > 正文

这一群人,在源头守护长江

  5月25日,在长江1号邮局,吐旦旦巴(右)与访客分享自己保护江源的故事。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不仅是环保组织,在地方政府发动下,一批当地群众也组成了生态管护队伍。

“没有工资我也愿意干。”2017年退休后,新文申请到了一份新工作——沱沱河的民间河长。从此,骑着摩托车巡护7公里长的河道、捡拾垃圾,成为他的日常。“我是喝着沱沱河水长大的,保护河水是我应尽之责。”新文说。

记者在唐古拉山镇看到,像徐燕、新文这样的江源守护者不断沿街向游客、过往车辆司机进行公益环保宣传。在他们带动下,一些司机、游客自发将垃圾带到临近城市处理。

这一群人,在源头守护长江

  这是2022年7月21日在青海长江源地区拍摄的冰川与湖泊(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群众环保意识的提升,离不开当地政府的管理。唐古拉山镇镇长白玛多杰说,政府工作人员每隔两到三天,就会到沿街商铺检查垃圾处理是否规范。此外,全镇85.25%的行政区划面积划入了生态保护红线内,这意味着这里严禁开发、严格保护。

在唐古拉山镇北侧,地方政府支持绿色江河建设的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已经运营13年,每年来这里的志愿者不少于120人,处理垃圾超过100万件。

走进保护站,志愿者们留下的明信片写着美好祝愿——我祝长江更加美好,更加清澈。

站在江源,一江碧水承载着守护好母亲河的信念,东流入海。

(责任编辑:洪子舒、柳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