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
当前位置:公益频道首页 > 益企善行 > 正文

汉马在国内首推为残障人士“官方陪跑” 45厘米长的陪跑绳,牵起13公里的爱与自由

汉马在国内首推为残障人士“官方陪跑” 45厘米长的陪跑绳,牵起13公里的爱与自由

3月16日,武汉汉口江滩粤汉码头段,徐金泽、刘雅茜和王奥林3位即将参加2025汉马的视障跑者,与来自南航“木棉助盲跑团”的志愿者一同进行赛前最后一次训练。(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倪娜 通讯员 马威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源 通讯员 马威

45厘米长的陪跑绳,一端攥在朱慧的右手,另一端套在徐金泽的左手。

朱慧一边目视四周,一边与徐金泽对话,用语言为他构建所处的环境。

3月16日8时,武汉汉口江滩,视障跑者徐金泽在陪跑员朱慧的陪伴下,完成了武汉马拉松(简称“汉马”)赛前的最后一次训练。

朱慧是南航湖北分公司工作人员。今年2月以来,她携手6名热爱跑步的同事,以“南航木棉助盲跑团”的名义,每周陪伴视障跑者徐金泽、刘雅倩和王奥林开展训练。

“我们是特别渴望这种飞驰而过的奔跑的,因为看不见,所以会调动你所有的感官,你的听觉、嗅觉,包括你的陪跑员跟你的语言交流,无形中产生了一种人与人的链接。”3月23日,徐金泽将在朱慧的陪伴下,参加汉马13公里健康跑。

最好的状态,陪跑绳不是紧绷的而是松弛的

“徐金泽你好,我是朱慧,今天由我陪伴你训练。”每次训练开始前,朱慧都会向徐金泽做自我介绍。

徐金泽看来,这种“程式化”的开场白是必要的,“它有一种仪式感,仿佛摁下了视障跑者和陪跑员精神链接的按钮。”

徐金泽今年33岁,15岁时因双眼视网膜脱落导致视力下降,24岁全盲。失明后,徐金泽主要通过游泳等室内运动锻炼身体。

2020年,徐金泽到上海出差时接触了当地的助盲跑团。“原来在志愿者的陪伴下,视障群体也能在户外畅快奔跑。”受此启发,徐金泽决定尝试跑步锻炼身体,并与热心公益的朋友们携手在武汉建立了一家助盲公益组织。

“在户外跑步,与社会的连接更紧密,更能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多元社会。”徐金泽说。另一方面,视障跑者与陪跑员互相陪伴、彼此鼓励。

尽管与“南航木棉助盲跑团”接触的时间并不长,但徐金泽、刘雅倩、王奥林与7名陪跑员的“融合”却很顺利。

“跑前热身,跑后拉伸,跑步过程中的呼吸、节奏调整,陪跑员很快就适应了。”徐金泽说。朱慧在陪伴自己训练时非常细致周到,比如会告诉自己“马上就要到二桥了,周边环境很开阔”“我们面前是大片的油菜花田,你闻到淡淡的香味了吗”“路边的老人在拉小提琴和吹萨克斯风,你听听”……这些聊天的话语能帮助视障跑者放松、融入环境,从而把更多精力放在跑步本身。

从最开始的6公里,到8公里,再到10公里,视障跑者的训练量在短期内迅速“爬坡”,这让徐金泽参赛的信心越来越足。“我想我们已经达到了最好的状态,陪跑绳是松弛的,而不是紧绷的。”

健视者对视障者的陪伴,是精神的双向奔赴

朱慧是一名资深的马拉松跑者,不仅参加过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国内马拉松赛事,还曾到英国、法国、日本参加国际赛事。

“2023年我到英国参加伦敦马拉松。出发前,一位来自北京的视障跑者在网上发帖,在同胞中寻找陪跑员,我报了名,陪他跑完了全程。”朱慧说。此后她开始关注视障跑者这一群体,希望有机会能陪伴他们在武汉参加马拉松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