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
当前位置:公益频道首页 > 益行中华 > 正文

福建:携手慈善 为爱护航

近日,第七届“善行八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落幕。作为福建公益慈善事业的重要宣传展示平台,7届大赛共吸引近2000个项目参赛。

本届大赛围绕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和基本社会服务等重点领域,致力于提升公众对公益慈善的认知与参与度,挖掘并培育创新性公益项目,搭建公益组织交流合作桥梁。大赛自5月启动以来,共收到283个参赛项目。经过路演评审,最终评选出特等奖1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20个、三等奖30个。

拓展公益服务新领域

“对公安英烈子女,我们构建多层次的关爱体系,资助英烈子女从幼儿园到博士全过程就学,累计发放助学金500余万元,资助596人次,20多名英烈子女接过父亲的枪,重启父亲的警号……”在颁奖现场,“致敬英烈 守护荣光”项目主讲人朱朝阳话音刚落,全场掌声雷动。

“去年春节一名服刑人员的孩子收到了我们送的新书包。他转交给爸爸的信里画了一条长路,路的尽头有道模糊的身影,旁边写着‘爸爸,我等你一起走’。慈善照亮了归途……”“有教无类 善启归途”慈善文化进监狱活动项目主讲人的话令现场嘉宾为之动容。

福建省海峡社会组织研究院是本届大赛的承办方。院长郑桂秀介绍,以往历届大赛的参赛项目多集中在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优抚、灾害救助等传统慈善领域。本届大赛中,福建省公安民警英烈基金会的“致敬英烈 守护荣光”项目与宁德市慈善总会的“有教无类 善启归途”慈善文化进监狱活动项目脱颖而出,不仅拓展了公益慈善的服务新领域,更标志着公益项目在福建省日益深入人心。

值得关注的是,本届大赛新增了“对口援助新疆、西藏、宁夏”公益项目的申报资格,将公益慈善的服务范围从福建省内延伸至跨区域帮扶领域。其中,“兴证阅爱西藏昌都儿童阅读教育计划”“情系国门・爱在边疆——素质教育提升计划”“‘法润西疆’少数民族地区青年助学实践计划”等项目折桂而归。

“大赛已成为我省挖掘慈善典型、激励组织创新的重要平台,一批具有创新性、可持续性与广泛影响力的品牌项目脱颖而出。”大赛主办方之一的福建省慈善总会副会长赵荣生说,这些项目在解决社会问题方面成效显著,成为行业标杆。

专业与实践之间

“让我们把尊重、接纳、支持、关爱一起包进星饺里,咬出半个月亮,溢出满勺星光,每一口都是希望。”在本届比赛的路演中,福建省心启航助残帮扶中心理事长张秀丽“不能只做悲情故事收集者,我们更要做解决方案的行动者”的誓言触动了在场评委。

张秀丽创办帮扶孤独症群体的家长组织已有11年,其中与大赛的缘分就有6年。从组建孤独症孩子足球队、成立彩虹星艺术团,到推出心智障碍者家庭支持计划、打造“拥抱1/4周末”星妈喘息服务项目,心启航从未停下前行的脚步。本届大赛,她们推出大龄孤独症青年就业帮扶项目——“‘星点心愿’支持孤独症青年工作公益店”,通过加盟连锁饺子店的模式,帮助孤独症青年实现就业。

本届大赛评委岑晓华了解到“星点心愿”饺子店收支很难平衡,她鼓励张秀丽:“这个项目社会效益远大于经济效益,品牌效益也高于经营效益。这是慈善组织探索‘造血’模式、注册社会企业的典型尝试,值得深入探索与创新。”

为此,岑晓华在深入调研后拟就了《〈公益性,可持续性与示范价值〉——给福建省心启航助残帮扶中心“星点心愿”支持孤独症青年工作公益店项目的几点建议》,为项目优化提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