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
当前位置:公益频道首页 > 益行中华 > 正文

恩施市慈善总会以“慈善+旅游”探索慈善造血新样本

游客租用爱心登山杖 通讯员供图

五渠共聚 壮大慈善基金

恩施市慈善总会大力实施“五渠共聚”慈善文化厚植工程,即开展慈善一日捐、慈善激励资金、慈善爱心超市消费捐、大峡谷公司自筹资金、募捐箱五个渠道壮大充实大峡谷慈善文化传播基金。一年多来,大峡谷景区给近500万市民和游客留下了深刻的“慈善印象”,大峡谷慈善工作站为近3万名游客提供了志愿服务,免费提供公益项目服务时长近10万小时,近2万名游客参与了“十元公益”“大峡谷慈善文化传播基金”,共募集到资金近50万元。

恩施市慈善总会的创新做法和显著成效得到湖北省慈善总会会长陈天会的高度肯定。他表示,此举能更好地传播慈善文化,使慈善融入生活,方便更多群众关心和参与慈善,通过每一次微小的善行善举将慈善事业做大做强。“人人慈善、人人公益”不仅是一个口号,而是要变为实际行动,让公益事业成为有源之水,有根之木,慈善事业才能真正源远流长。

“慈善+旅游”,是恩施市慈善总会立足本土特色、着眼于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次创新探索,也是该组织全力发展慈善事业、增进民生福祉的一个写照缩影。近三年来,恩施市慈善总会紧密围绕湖北省慈善总会联动项目开展救助工作,实施“医路同行”项目109个,救助金额247.5万;实施“幸福家园”村社互助项目199个,募集资金31.9万元,从老百姓的饮水、出行、亮化、济困、助老、护幼等方面开展救助帮扶,惠及群众近10万人;与市乡村振兴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共同发起设立了“关爱困难家庭学生助学基金”,每年救助全市未消除风险监测户困难学生家庭300余户,救助金额50余万元。

恩施市慈善总会会长金德钧介绍,下一步将在省慈善总会的关怀指导下,继续深入探索“慈善+旅游”发展模式,并努力向其它行业进行复制推广。通过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在助力乡村振兴、赋能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公平、推进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应有作用,办成一批惠民生、暖人心的实事好事,不断推动恩施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洪子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