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人道组织在响应灾害时越来越倾向于采用现金援助的方式,以更灵活、有效地满足受灾群体的多样性需求,这也是国际红十字运动近年来开展人道主义工作的创新形式。这一方法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复苏,也反映了人道主义工作的新趋势。香港红十字会(中国红十字会分会)自2020年起积极推动这一救灾模式,在本地、海外以及内地的灾害救援项目中,与各地合作伙伴共同探索其应用,以提升响应效率,以及更高效地回应复杂多样的人道需求。
赈济救助项目作为中国红十字会的重要灾害响应工具,主要在备灾、灾后紧急救援及早期恢复阶段实施。项目通过向受灾群众提供现金、代金券或劳动报酬等形式,满足他们在购买食物、修缮房屋、恢复生计等方面的需求。自2020年起,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领导下,香港红十字会支持多地红十字会在自然灾害响应中积极试行赈济救助项目,至今已投入资金超过225万元, 惠及受益群众逾7480 人。救助项目覆盖湖北、四川、甘肃、云南和湖南等地, 以应对当地的慢发或突发性灾害, 包括冰冻灾害、水灾、旱灾及地震等。赈济救助项目在内地推广至今,在总会的统筹部署推进下,现金援助的项目模式不断完善和优化,现已培养了一批核心项目骨干,形成了模块化和标准化的赈济救助项目模型。自项目试点以来,成效显著,反响积极。
2020年,香港红十字会在湖北省英山县石门楼村内开展赈济救助项目, 与村民代表举行会议介绍项目细则。
2022年,四川省内江市发生严重旱灾,罗阿姨和她的家人住在内江市市中区大梁村,主要靠务农为生。受旱灾影响,罗阿姨家的农作物收成和往年相比降了至少60%,收入大幅减少,因此罗阿姨和家人不得不节衣缩食,“为了省钱,我们都把米煮成粥,肉也吃少了,生活上尽量节俭”。
旱灾发生之后,香港红十字会支持四川省红十字会在当地开展赈济救助项目,通过向大梁村受旱灾影响的村民,包括家里没有通自来水、主要经济收入来自务农的家庭发放现金,缓解他们因农作物大幅减产导致的经济压力。罗阿姨说收到红十字会发放的现金后,全部用来买大米等食物,真正解决了家里的燃眉之急。
香港红十字会和四川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对赈济救助项目受助人罗阿姨进行回访。
2024年上半年,香港红十字会在甘肃积石山地震救援和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旱情响应中实施了两期赈济救助项目,通过现金援助的方式向受灾群众提供了支持。在甘肃积石山地震行动中,向重灾镇大河家镇234名持一级残疾证的受灾人员每人发放2500元转移安置过渡期生活救助金,帮助他们缓解过渡期内的生活困难。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旱情响应中,向受旱情影响严重的940户家庭每户发放500元救助金,用于购买生活生产物资等。这些举措有效缓解了受灾群众的经济压力。
▲2024年5月,为应对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旱灾灾情,当地红十字会向受旱灾影响的村民发放现金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