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
当前位置:公益频道首页 > 益资讯 > 正文

一路奔忙 一腔赤诚(前沿观察)——新就业群体党员的故事

2018年,宫海际加入滴滴,在党支部带领下,参加爱心送考、公益献血。“我当过8年兵,身体还行,懂点急救,总想多干点。”得知平台组建公益救援队,他立刻报名。学的急救技能不久就用上了——乘客突发低血糖晕倒,他紧急处理送医。“那次之后,就想当个‘全能选手’。”他陆续学了开救援艇、索降等。

“学这些,耽误跑单吧?收入影响不小?”

“肯定有影响,有的课得一周甚至更久,学的时候就不出车了。”宫海际坦言,“可我就怕群众需要时,自己明明在,却帮不上忙。学得全点,能顶上的时候就多点。值!”

浙江杭州富阳区,午后阳光热辣辣的。外卖骑手裘炼科两手各提几只包装袋,冲出商场大门,朝电动车疾奔而去。

下午1点,手上的单送完,他匆匆扒口饭,就赶往富阳区网约配送员协会。作为区外卖骑手党支部书记、网约配送员协会秘书长,他每天下午2点到4点,雷打不动在这里,有时组织党支部学习,有时调解纠纷……

刚坐下,就有骑手进来,办“小哥码”、取免费体检报告、咨询孩子托管班……旁人都说他“吃亏”:耽误接单影响收入啊!

“事儿总得有人干,不是我干就是别人干。”裘炼科很坦然,“我跑了7年外卖,兄弟们盼啥怕啥门儿清,也有点想法,觉得自己能做好。要有人‘吃亏’,那就我来吧。”

但一些变化让他欣慰:原本觉得参与活动是“受约束”的流动党员张相魏,现在抢着报名公益活动;热心骑手季爱清去年成为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李传良分担了一些管理工作;最近党支部又收到两份入党申请书……“你瞧,好像也没那么‘吃亏’,对吧?”裘炼科疲惫的脸上露出笑容。

风里雨里,心有了“家”

新就业群体流动性强,没有归属感曾是他们面临的普遍难题。如今,各级党组织的关心关爱,正为他们筑起温暖的“家”,成为他们坚实的后盾和力量源泉。

驾驶长达10多米的集装箱卡车,林元章向浙江宁波舟山港北仑第二集装箱码头进发。开车时,神情专注。停车后,亲切放松。

高中毕业后,林元章成为一名集卡司机。他很快适应了岗位,可常觉得自己学历不高,工作普通,“别人问做啥工作,我都不好意思说”。

“可你现在很阳光很自信呀!”

“是啊,党组织给了我‘家’的感觉。不知道咋办时,有人领着。心里头没底时,有人托着。”林元章道出心声。党支部派党员王庆做他师父。“师父也是高中学历,从普通司机干成全国技术能手。他说,把简单事做到极致,一样能出彩!”

师父的话解开了他的心结。他苦练技术,模拟各种故障。党支部支持他参加技能大赛,最终在第十二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夺得个人第二名。采访时,他还兴奋地亮出手机屏保——担任杭州亚运会火炬手的照片。“这是我人生的‘高光时刻’。没有党组织的关怀,哪来我的今天?”

赤水河岸,树影婆娑,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泸小麒”暖心驿站里传来欢声笑语。近看,屋里桌子上摆着蛋糕、西瓜、零食,10多名外卖骑手围坐一圈。驿站负责人袁付冰热情招呼着:“在街道党工委支持下,我们每月都举办集体生日会,让大家在这找到‘家’的感觉。”

袁付冰也曾是一线骑手,深知个中艰辛:“睁眼就是单量、超时、投诉,想当‘单王’就得玩命跑,谁顾得上过生日?”

2023年,在泸州市非公经济组织党委帮助下,站点升级成暖心驿站。“从选址到装修,再到功能区设计,党组织给了实打实的支持,专人指导,还有经费。”袁付冰说。驿站除了办公,还有休息室、充电角、健身区,免费提供水和药品。“驿站是咱的根!兄弟们干得舒心,站点也红火。”现在站点骑手超500人,订单量和收入都涨了。

在成都东站新建的网约车司机之家,网约车司机张桂容刚停好车进来歇脚。空调凉气驱散了暑热,饮水机、微波炉、冰箱一应俱全。“看到咱的难处真被看见、被解决了,心里美滋滋的!”她笑着说。

以前,她和车队常在成都东站接单,深受交通拥堵、无处落脚等问题困扰。“夏天舍不得开空调,只能找树荫躲着。蹲树荫下吃饭,毛毛虫都能掉饭盒里。那份狼狈和无奈,想起来鼻子都发酸。”

为此,张桂容经常和支部党员一起商讨,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在成都市交通运输行业党委推动下,出行状况得到优化,还建起了网约车司机之家。

如今,这里的服务功能不断拓展,建起了一排用于办理网约车驾驶员证、经营许可证的简易柜台。“不用专门跑政务服务中心,等单间隙就能办证,方便多了!”张桂容说。

一路走访,一路感动。他们身份普通,是城市毛细血管中的“骑手”“师傅”;他们信仰坚定,将党员的责任融入每一次安全的抵达、每一份热乎的餐食、每一次危急的援手;他们是被温暖的那一个,也将这份光和热传递给更多人。在“七一”之际,更在每一个寻常的日日夜夜里,他们用平凡的车轮与脚步,诠释赤诚的初心。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01日 19 版)

(责任编辑:洪子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