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行动:构筑民族文化交融的桥梁
发布会上,北京建藏援藏工作者协会副会长高扬、唐召明与民盟中央宣传委副主任蔡诗章共同向北京西藏中学捐赠丛书100套及字库10套。该校高一学生格桑江村表示:“这套字帖将成为我们传承中华文化、增进民族情谊的纽带。”金书波会长指出,丛书字库捐赠是一个特别温暖和意义深远的环节,希望孩子们能够以此次受赠为坐标,每天写一点、每天学一点,感受汉字的形神之美,领悟国学的智慧之光。
值得关注的是,容铁团队此前在珠峰大本营创作的“中华民族一家亲”主题长卷,巧妙融合了中国书法、中国画、民族书法与篆刻艺术,成为多民族文化交融的鲜活见证。
业界声音:文化传承的时代使命探讨
全国乡村文化产业创新联盟主席刘坚指出,《每天写一点儿国学经典》丛书和“最美楷体”字库的发行发布,是书画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一项具体行动,而“最美楷体”就好像“数字时代的文化铃铛”,建议可将其预装到乡村学校教学设备中,同时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书法教育规范,整治不良的创作现象和不好的探索方式。
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法“兰亭奖”和全国书法展评委王志安说:“这套字帖设计独具匠心,采用科学分阶设计,将临摹过程细化为每日适量练习,避免传统大部头字帖的枯燥感。通过日积月累的书写练习,既能提升书法技艺,又能潜移默化地吸收国学精髓。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既能培养书法兴趣,又能帮助养成良好习惯,堪称传统经典与现代教育理念的完美结合。该字帖为青少年国学教育提供了优质的学习载体,值得大力推荐!”中国文促会国学艺术专委会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马子恺指出,丛书与字库的重要价值在于实现了“教育创新、技术突破、文化传承”的三维突破,尤其是字库体系呈现出“楷法传承—技法适配—文化内蕴”的整体特质,树立了传统文化数字化的新标杆。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董事长郝运在致辞中强调:“《每天写一点儿国学经典》丛书以国学经典为本、书法法则为基,力邀容铁、曾佑志等名家书写范字,力创新品、终成系统。作为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北语社始终致力于挖掘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内涵,目前已有8000余所海外大中小学使用我社教材,让中国语言文化走向世界。”
活动现场,学生代表在作者及专家指导下学写“最美楷体”版国学经典篇章,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与屏幕上的数字化字库形成奇妙共鸣。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会长张德俊表示,这套丛书和字库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系统学习书法与国学的优质范本,更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文化自信的种子播撒在青少年心间,必将为青少年书法教育开辟全新路径。
未来展望:让传统文化走进现代生活
据悉,《每天写一点儿国学经典》系列字帖将启动“文化惠民”计划,通过社区书院、乡村学校等渠道推广普及,致力于成为大众传承文化的日常伴侣。“最美楷体字库”目前已陆续在电脑端广泛应用,将来还会拓展至文创产品、数字展览等更多应用场景,让千年书法艺术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持续动力。与会人士表示,期待通过丛书系列字帖的不断推出和“最美楷体”的持续创新,让笔墨之魂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让每个书写瞬间都成为文化基因的当代续写。
正如苏士澍先生所言:“当千万人提笔书写,便是传统文化星河长明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