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民德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度中国捐赠百杰榜。数据显示,2024年共有150位爱心人士荣登《中国捐赠百杰榜》(有54位上榜人并列第97名),合计捐赠金额近132亿元。
《中国捐赠百杰榜》从2011年起,每年发布一次,是国内发布时间最早的年度捐赠榜单,至今已连续发布十四年。作为“财富向善”的倡导者、国内大额捐赠的重要见证者和记录者,该榜单受到慈善界和商界的持续关注,是研究大额捐赠现状和趋势的重要参考资料。
2024年中国捐赠百杰的上榜门槛为1000万元。十亿元量级的捐赠人有2位,亿元量级捐赠人共24位。榜单前五名分别是虞仁荣(韦尔股份)、王传福(比亚迪)、党彦宝(宝丰集团)、肖旭凯(华锐精密)、张一鸣和梁汝波(字节跳动)。
2024年“中国捐赠百杰榜”呈现以下六大特征:
1.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企业相关人士是2024年大额捐赠的主力军,41位上榜人共捐赠93.95亿元,占榜单总金额的71.43%。
2.党彦宝(宝丰集团)、马化腾(腾讯)、雷军(小米集团)、王健林(大连万达集团)、丁和木(安踏集团)等多位上榜人长期支持慈善事业发展,长期坚持大额捐赠,履行捐赠承诺,多次荣登百杰榜。
3.蔡磊、段睿夫妇,汤敏、左小蕾夫妇,书法家张志和等知名专业人士,因独特经历对公益事业有强烈使命,倾囊捐出巨额善款回报社会。
4.福建泉州的12位上榜人,在家族成员生日、婚礼等喜庆活动上,捐款合计近3亿元,体现了将慈善融入生命历程的捐赠文化。
5.上榜人运用多样化方式筹划大额捐赠,其中5位上榜人通过捐赠股权支持慈善事业发展,总价值约45.94亿元;同时,还有7位上榜人运用2.81亿元资金,设立7单慈善信托,通过这一创新慈善工具,支持各项慈善活动开展。
6.上榜人的战略慈善思维日益突出,共有44位上榜人向41所高校捐赠89.39亿元投用于校园设施改善、科学研究与产教融合、学科建设等,这些捐赠占榜单总额67.96%。
高新技术企业相关人士成为榜单主力,贴合国家经济转型升级趋势
2024年,来自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领域的企业家成为捐赠百杰榜单的主力军。41位来自相关行业的上榜人共捐赠93.95亿元,占榜单总金额的71.43%。
近年来,在宏观形势的驱动下,我国经济产业由高能耗向低能耗升级、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升级,高净值人士的行业结构与财富流向也随之改变。体现在2024年的捐赠百杰榜单上:
以韦尔股份、TCL集团、小米集团为代表的电子元件、智能电器相关产业上榜人共8位,捐赠总额为47.16亿元。
以比亚迪、宁德时代为代表的新能源、新能源车相关产业上榜人共8位,捐赠总额为37.71亿元。
以华锐精密、永钢集团、亚德客国际集团、正泰电器为代表的精密设备、工业设备、新材料相关产业上榜人共10位,捐赠总额为5.54亿元。
以广州研创生物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福瑞股份、三生(中国)、步长制药为代表的生物、医药、健康相关产业上榜人共15位,捐赠总额为3.54亿元。
首善虞仁荣继续履行回家乡建大学的承诺,捐赠超40亿元股票
2024年,上海韦尔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虞仁荣分2次向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合计4000万股的公司股票,总价值约41.76亿元,荣登2024年中国捐赠百杰榜榜首。
虞仁荣创建的韦尔股份是半导体行业的龙头企业,是我国高新技术领域的杰出代表。2020年,虞仁荣决定出资200亿元在故乡浙江宁波建一所民营的研究性理工科大学,之后又承诺追加捐赠100亿元。在2023年到2024年间,虞仁荣履行先前的捐赠承诺,2年间陆续捐赠了价值60多亿元的公司股票,用于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建设。
比亚迪捐赠30亿元用于科教,联合35所高校和28所科技馆、博物馆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宣布公司将捐赠30亿元聚焦教育慈善,用于高校奖学金及新能源技术科普,助推中国科教事业的蓬勃发展。这是2024年第二位十亿元量级的上榜人。
比亚迪近年来成功从传统车企转型为新能源领域的龙头企业,凭借着领先的电池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拓展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本次的捐赠承诺,也是为响应国家的科教兴国战略。在30亿教育慈善基金启动仪式上,比亚迪宣布将与全国35所高校及28所科技馆、博物馆合作,联合助推中国科教事业的蓬勃发展。
坚持长期大额捐赠、履行捐赠承诺,这些企业家多次荣登百杰榜
宁夏宝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彦宝心系家乡建设,长期深耕扶贫助学,医疗救助领域,共计8次登上百杰榜,2020年到2023年连续年度捐赠在亿元以上。2024年,代表集团通过宁夏燕宝慈善基金会捐资6亿元,用于实施教育助学,为15.05万名西部青年学子发放“燕宝奖学金”。
广东深圳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是诸多公益慈善领域的社会领域的探索者和引领者,共计8次登上百杰榜。近年来聚焦推动科学发展和社区慈善,如发起新基石科学基金会、支持建成95个社区基金等。2024年,向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捐赠1亿元成立“温馨社区计划”专项基金。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CEO雷军长期支持母校武汉大学发展、关注弱势群体福祉,共计5次登上百杰榜。近年来尤为注重推动科技领域创新发展,如支持基础及颠覆性科技创新、资助高校青年教师及科研人员等。2024年,捐赠1亿元,用于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
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健林长期支持精准扶贫、困难群众救助工作,共计12次登上百杰榜。近年来,即使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依然信守先前对于贵州省丹寨县的帮扶承诺,每年从丹寨扶贫专项基金拨付5000万元用于当地的乡村振兴工作。
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创始人丁木和以慈善之道传家,与家族成员共同通过和敏慈善基金会支持中国慈善事业,发扬闽南独特的家族、宗族向善文化,本人和家族成员共计5次登上百杰榜。2024年,分别捐赠2000万元,支持孤独症儿童关爱和晋江陈埭镇助学项目。
心怀公益事业的强烈使命,这些知名专业人士荣登百杰榜
渐冻症患者蔡磊与夫人段睿在2024年初宣布捐赠1亿元,用于支持渐冻症科研项目。作为患者和家属,蔡磊夫妇直接感受到了罕见病对于个人和家庭的摧残。在身体机能全面下滑的情况下,决定通过设立慈善信托和直接捐赠的形式支持长期渐冻症研究工作,并决定捐赠遗体。
著名经济学家汤敏与左小蕾夫妇,在2024年向母校武汉大学捐赠1000万元,支持学校数学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作为知名学者,汤敏与左小蕾夫妇具备较高社会地位,但其财富积累主要来自专业服务换取的薪酬。能够捐赠千万元回馈母校,非常难能可贵,是社会向善的具体表现。
著名书法家张志和捐赠1000万元支持设立北京师范大学启功教育基金,将用于开展北京师范大学启功励志奖学金项目和北京师范大学邓魁英优秀青年教师奖教金项目。张志和现为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知名书法家,希望以多年的书籍稿酬、课酬及家庭积蓄来回馈母校,报答恩师启功和邓魁英。
将慈善捐赠融入生命历程,福建晋江上榜人借助喜庆活动进行大额捐赠
福建省泉州市商贸云集,家族传承氛围浓厚。近年来,在政府的引导支持下,多位企业家、高净值人士简办生日、婚礼等喜庆活动,将节省下来的经费捐赠出去,来支持本地的慈善事业。2024年共有12位福建泉州地区的上榜人,借助生日庆典、婚礼等喜事场景,捐赠近3亿元善款,主要投向本地的慈善会或基金会。
比较典型的代表包括,泉州晋江市的著名企业家许连捷与家族成员,以长辈许书典的名义长期支持晋江本地的慈善事业,2024年合计捐赠1.87亿元。陈华伦与洪琳淇新婚夫妇,在结婚典礼上由男方家长捐赠1000万元,在返亲宴上由女方家长捐赠1000万元。
这些上榜人将慈善捐赠与人生重要的生命历程相结合,同时融入到闽南浓厚的家族传承氛围中,是闽南慈善文化的突出代表。
上榜人运用多样化方式筹划大额捐赠,运用股权捐赠、慈善信托等形式
5位上榜人通过捐赠股权支持慈善事业发展,总价值约45.94亿元;同时,还有7位上榜人运用2.81亿元资金,设立7单慈善信托,通过这一创新慈善工具,支持各项慈善活动开展。
共有5位上榜人通过捐赠股权支持慈善事业发展,总价值约45.94亿元。其中,首善虞仁荣捐赠4000万股韦尔股份股票,价值41.76亿元;深圳市润复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陈志明捐赠700万股信立泰股票,价值2.17亿元。
共有7位上榜人运用2.81亿元资金,设立7单慈善信托,通过这一创新慈善工具,支持各项慈善活动开展。其中,哥弟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施皓天、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吴毅,分别以公司的名义设立了亿元量级的慈善信托。
近七成的捐赠金额投向41所高校,上榜人的战略慈善思维日益突出
共有44位上榜人捐赠89.39亿元投向41所高校或高校基金会,占上榜金额的67.96%。
从具体使用方向来看,43.72亿元用于校园设施改善、学校创办,32亿元用于助力科学研究与产教融合,12.86亿元用于学科建设,0.8亿元用于鼓励优秀学生和优秀教师。
从捐赠来源来看,在44位上榜人中有16位来自高新技术产业,捐赠了近8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的上榜人更加青睐能够与自身产业相辅相成的研究型高校建设、学科发展、科学研究和产教融合,慈善捐赠的战略思维日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