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意盎然的北京,一幅由几十名儿童共同绘制的十米手印画卷,如同一道绚丽的彩虹点亮了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舞台。“了不起的地球”公益活动是由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影视文艺传承工作委员会指导、"了不起的地球"组委会主办。
“了不起的地球”主题系列公益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以"呵护地球、传递爱心、为孩子们加油"为主题,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创新碰撞。活动突破传统环保行动的单一维度,创新打造的《节气里的文化》、《地球故事会》等多文化内容,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议题献上了充满童真智慧的"中国式决方案"。
跨界对话诠释个体力量
今年的《地球故事会》成为最大亮点,来自科技、教育、医学、文化等领域的实践者,用真实人生演绎着"了不起的你"这一核心命题。资深媒体人诸葛虹云以家庭教育实践为例,揭示"自然教育"中如何尊重孩子的成长,培养孩子们在规则中培养敬畏之心;资深金融技术大咖杨涛分享如何实行“清单革命”做到不出错、少出错;针灸“小神医”、中国中医科学院古术新知团队闫冰博士后带领观众穿越千年,解密《黄帝内经》中的春季养生智慧;清华学子刘佳庚将自己的时间管理、学习秘籍倾囊相授;当著名诗人曹谁讲述三江源国家公园黑颈鹤的故事时,会场响起的不仅是掌声,更是生态共鸣的和弦。
与此同时,由公益人士吴军、小营地创始人陈映旋、联合国专业志愿者姚远、公益人士魏嘉宏为大家带来可持续发展工作坊。本次活动通过身边每个人真实的案例,助力青少年书写地球的未来剧本。
沉浸式体验激发环保行动
《节气里的文化》主题活动通过二十四节气能量守护者们的召唤收集地球能量,现场同学们歌唱《二十四节气歌》;中关村二小的两位同学用最传统的方式教授大家如何使用日晷,让同学们在科技赋能中感受"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呼吸哑铃"亲子挑战赛,这项将空气阻力训练与碳排放计算相结合的创新设计,让参赛家庭在汗水与欢笑中直观认知节能减排的意义;中医文化专区则上演着传统与现代的对话,诠释着"治未病"理念对生态治理的启示。
全民倡议开启可持续发展新范式
由几十名儿童共同创作的十米手印画卷徐徐展开。斑斓的掌印中,五彩缤纷的颜色构成了象征生命能量的地球图腾。“了不起地球”系列活动创始人尔雅表示:“这幅画卷不是终点,而是每一个守护者向世界发出的邀请函。”全体节气守护者们正式启动"每日一小事"全民行动计划,从"自带水杯"到"旧衣改造",每个微小善举都将转化为"地球能量值"。
据统计,“了不起的地球”公益活动现场共累计共吸引了近300个家庭参与,作为国内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与传统文化创新结合的儿童公益展演活动,《了不起的地球》正在构建独特的公益生态。
正如画卷上那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手印——当每个"了不起"的个体都成为文明传承的"节气使者",地球家园终将迎来永续发展的"春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