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林琳 通讯员 高琛琛 张璟祎)12月27日,在2024儿童公益慈善暨武汉儿童医院纪念建院七十周年活动上,“儿童友好医院基金”项目正式启动。这是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和《公益时报》社,联合北京儿童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武汉儿童医院共同发起的,旨在帮助更多有需要的患儿。
“儿童友好医院基金”项目正式启动。通讯员供图
1954年12月26日,武汉儿童医院正式成立。从建院之初仅40张病床的“小儿科”,发展成如今华中地区最知名的“全能型”三级甲等妇女儿童专科医院,七十年来,医院一直以守护妇女儿童健康为使命,让妇女儿童能看上病、看好病而不懈奋斗。
增加救助病种,开通“绿色通道” 大病/罕见病慈善救助升级2.0版
家住钟祥的奇奇(化名)是一名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因需要进行干细胞移植,一家人难以承担费用。武汉儿童医院和社会各界慈善机构伸援手,奇奇接受了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儿童白血病救助项目,顺利申请到5万元慈善救助款以及来自社会各界筹集的善款共计18万,有效缓解治疗的经济压力。如今,奇奇顺利完成所有治疗,回归正常生活。奇奇的妈妈说:“在我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社会各界伸出援手拉了我们一把,孩子才能成功‘上岸’,希望更多病友们能得到帮助。”
“让患者在最需要的时候获得救治。”武汉儿童医院院长陆小霞介绍,儿童友好医院基金项目开启后,会吸纳更多慈善资源进驻,让大病/罕见病/慢病救助升级为“2.0版”。五家发起医院在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和《公益时报》社的支持下,增大儿童白血病、先心病的筛查及救助的力度,并将新增罕见病等大病救助;未来,该项目有望为大病、罕见病患者开启“绿色通道”,患者完成申请、审批、公示等一系列流程也将更简化更便捷,流程的优化和提速将极大缩减患者获得救助金额等待的时间,真正实现在患者最需要的时候获得救助。
武汉儿童医院自2017年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合作以来,帮助了2400余个家庭,救助金额达2900余万元。就在这一年,该院推出“阳光宝宝”慈善救助项目,武汉儿童医院与基金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等慈善资源无缝对接,合力为大病困境孩子缓解医疗费用难题。7年累计落实慈善款超2.3亿元,帮助15000余个孩子重获新生,让家庭重拾笑颜。
湖北省首家!“博爱社工服务站”在汉启用
12月28日,湖北省内首个“博爱社工服务站”在武汉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正式启用,这是中国红十字会基金会“红纽扣医务社工计划”在湖北建成的首个医务社工服务空间。服务站配备2名专职医务社工,面向长期接受康复治疗缺乏社会适应的残障患儿和复杂/危重患儿提供专业支持,针对他们特殊的需求,为他们量身定制情绪支持和心理咨询、医疗预备、文化课辅导、医患沟通、经济社会支持等各方面的服务。
社工是患者及其家庭的同行者、支持者,社工工作是为了让患者更好就医。患肿瘤的9岁小朋友阳阳(化名),一直十分懂事,很配合治疗。不料一次上尿管时,孩子突然情绪崩溃,攻击医务人员,对抗父母,医护蒙了,家长也陷入痛苦。”武汉儿童医院社会服务部(社工部)主管张骥曦说,当时医务社工得知消息后来到阳阳床边,运用危机干预的专业方法了解到,阳阳认为上尿管意味着病情又恶化了,这才情绪崩溃出现应激反应。而当社工告诉他的病情没有变化,上尿管只是常规操作后,阳阳终于平静下来配合治疗。阳阳的家长也在社工的指导下,学会了如何应对孩子应激状态下的情绪问题,一家人顺利度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