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帮教 护送“未”来不迷路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谭卓)“我每个月都学习了新的法律知识,才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今后我一定不再实施盗窃行为。”小李在接受帮教后说道。
“特别感谢检察机关给予我们家长的指导,今后一定加强监管,多与孩子沟通,关注他的身心变化,做到有效监护。”小李的家长说道。
近年来,枣阳市检察院围绕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涉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两个方面,积极探索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工作,并联合公安局、团委等相关部门建立了枣阳市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工作机制,针对不同涉案程度的未成年人,匹配训诫教育、心理疏导等不同级别的矫治措施,构建阶梯式治理模式,实现精准矫治。
训诫教育,重塑人生方向
“一时冲动,改变的不只是他人生活,还有自己的人生轨迹,留下无法抹去的污点。”检察官严肃指出小李的盗窃行为不仅违法,还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随后,检察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相关法律法规,让小李清晰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受害者带来的损失,以及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谈话中,检察官耐心倾听小李的心声,了解他在成长中的困惑与烦恼,为其进行心理疏导,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关怀。在检察官的鼓励下,小李直面错误,表示愿意积极改正。检察官还与学校沟通协调,助力小李重新回到校园,开启新的生活。
家庭教育指导,重筑成长暖棚
“孩子的问题,折射的是家庭教育的问题,想要引导孩子重回正轨,要从家庭着手。”
在与小张父亲沟通后,检察官了解到,他们常年忙于工作,缺乏对小张的关心和沟通,导致他在成长过程中逐渐迷失方向,结交了不良朋友,最终触犯了法律。
在审查起诉阶段,检察官向小张父母送达了《督促监护令》,明确要求他们要履行好监护人职责,积极配合司法机关和帮教机构,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挽救工作。此外,还邀请了家庭教育指导专家,对小张及其家长开展“一对一”的家庭教育指导,助力监护人掌握科学、正确的沟通方法,改善不和谐的亲子关系。秉持惩治也是挽救理念,2024年12月,枣阳市检察院依法对小张以寻衅滋事罪提起公诉,法院依法对其判处缓刑。今年以来,该院共为10个家庭提供家庭教育指导,也受到了未成年人家长高度评价。
多元矫治,共绘成长新卷
为提升罪错未成年人融入社会的内生动力,让他们以积极的姿态回归社会,枣阳市检察院积极引入社会组织,以社工介入方式,对未成年人开展集思想教育、公益活动、心理疏导、系统考察、跟踪回访一体化的教育矫治工作,并为其制作个人帮教档案,对考察帮教活动及时、如实、全面记录,助力他们顺利度过考察期。“在这里我接触到许多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也懂得自己的微小付出能带来多大的改变,让我明白了承担责任,回馈社会的意义。”小林在参与多次社会公益活动后深受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