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钟丽芳 叶国珍 肖慧敏
近日,湖北省慈善总会联合武昌区水果湖街道办事处、水果湖街道社工站在东亭学校(小学部)召开“可爱的你”随迁子女“心理+慈善”双赋能计划推进会。武昌区水果湖街道滨湖社区、东亭学校、武汉楚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武汉市绿房子儿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项目执行单位代表出席会议。
“可爱的你”项目由博世中国慈善中心支持,湖北省慈善总会和武汉市水果湖街道办事处联合策划,落地于武昌区东亭学校。东亭学校目前在校生1085名,其中随迁子女占比近50%。项目探索“心理支持+慈善素养”双赋能模式,构建“家校社心医慈”多维联动体系,提升儿童心理韧性、优化支持环境、强化家庭教育,不断辐射更多学生、教师和家长,助力儿童成长支持体系的长效建设。
推进会上,社会工作、心理健康、环保教育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公益机构代表共聚一堂,围绕如何优化项目内容、提升服务质量、促进随迁子女健康成长与社会融入展开深入交流。
武汉市绿房子儿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代表介绍了已开展的心理健康课程,并分享了针对五年级学生群体开展焦虑调适训练的试点经验,帮助学生提升情绪管理能力。武汉楚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代表则介绍了社工团队在项目体系策划、专业支持等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教授庞静结合东亭学校随迁子女的成长特点,设计了一系列自然教育实践课程。“研究表明,接触自然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促进心理稳定。”庞静说,希望通过自然教育,让随迁子女在心理上获得支持,同时建立与社区的情感连接,实现从“流动”到“扎根”的转变,增强归属感。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导师任敏围绕“自然教育与慈善赋能”主题,引导与会人员深入探讨。她强调,自然教育不仅是生态保护的实践载体,更是心理疗愈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认知—行动”的闭环模式,能够激发随迁子女的内在动力,促进个体成长,同时推动社会公益理念的传播,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东亭学校(小学部)校长许刚表示,推进“可爱的你”项目深入实施,要把善念和关爱的种子播撒进孩子们的心里,让他们在心理支持与慈善教育的双重滋养下,学会关爱自己、理解他人,成长为身心健康、充满爱与责任感的社会公民。
“无论是随迁子女、困境儿童,还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都值得社会关注。”湖北省慈善总会项目部副部长史修平表示,希望通过“可爱的你”项目探索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助力更多学校完善心理支持体系,让更多孩子受益。
水果湖街道负责人表示,街道将充分发挥辖区资源优势,依托“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模式,整合专业社工、心理专家、环保教育专家、教师志愿者等多方力量,推动项目落地实施。同时,持续完善随迁子女及家庭的心理支持和社会融入服务,切实为他们创造更温暖、包容的成长环境。